“流艷去不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艷去不息”全詩
閑步亦惺惺,芳援相依依。
噎塞春咽喉,蜂蝶事光輝。
群嬉且已晚,孤引將何歸。
流艷去不息,朝英亦疏微。
分類: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嵩少》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嵩少》是唐代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沙彌舞著袈裟,走向躑躅飛。
閑步也很機警,芳援相依依。
春天的美景使人感到窒息,蜜蜂和蝴蝶的事情光輝耀眼。
眾人嬉戲已經很晚了,而我卻不知歸去何處。
流轉的美景不斷消逝,朝陽中的英俊也逐漸消退。
詩意:
《嵩少》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孟郊在其中的思考和感受。詩中通過描寫沙彌舞袈裟、閑步機警、芳援相依等細節,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花草的繁盛景象。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美景的窒息和蜜蜂蝴蝶的繁忙所帶來的光輝的感嘆。在詩的后半部分,孟郊以自己孤獨的引領者的角色,對流轉的美景和朝陽中的英俊逐漸消退的現象進行了思考和感慨,暗示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憂慮。
賞析:
《嵩少》以唐代特有的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對美好事物消逝和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沙彌舞袈裟、閑步機警、芳援相依等,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繁榮和生機。詩人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美景的窒息和蜜蜂蝴蝶繁忙的感嘆,以及對美好事物消逝和時光流轉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具體的描寫和抽象的意境相結合,使得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孟郊獨特的感受力和對時光流轉的深刻觸動,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考的作品。
“流艷去不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shǎo
嵩少
shā mí wǔ jiā shā, zǒu xiàng zhí zhú fēi.
沙彌舞袈裟,走向躑躅飛。
xián bù yì xīng xīng, fāng yuán xiāng yī yī.
閑步亦惺惺,芳援相依依。
yē sāi chūn yān hóu, fēng dié shì guāng huī.
噎塞春咽喉,蜂蝶事光輝。
qún xī qiě yǐ wǎn, gū yǐn jiāng hé guī.
群嬉且已晚,孤引將何歸。
liú yàn qù bù xī, cháo yīng yì shū wēi.
流艷去不息,朝英亦疏微。
“流艷去不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