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燈含永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燈含永光”全詩
錫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無短韻,古燈含永光。
有時乞鶴歸,還訪逍遙場。
分類: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蘇州昆山惠聚寺僧房》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州昆山惠聚寺僧房》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詩人以惠聚寺僧房為背景,描繪了僧房清幽祥和的景象,表達了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昨日到上方,片云掛石床。
錫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無短韻,古燈含永光。
有時乞鶴歸,還訪逍遙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昆山惠聚寺僧房為背景,展現了僧房的寧靜和祥和。詩人通過描繪片云掛在石床上、莓苔青綠、松柏散發香氣等細節,將僧房的景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錫杖和袈裟是僧人行走和修行的象征,詩中提到的錫杖莓苔青和袈裟松柏香,表達了僧侶在修行中的虔誠和從容。晴磬是佛教中晨鐘暮鼓的一種樂器,與詩中的無短韻相呼應,表達了安詳平和的心境。古燈則寓意著佛法的普照與永恒。詩中的乞鶴歸和逍遙場則表達了作者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夠追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地。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意象的選擇,展示了僧房的寧靜和祥和,表現了佛教所崇尚的平和與從容的生活態度。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僧房的描繪,傳達了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瑣碎世事的超脫之情。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清凈之地的渴望,并從中得到一種寧靜和慰藉。
“古燈含永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zhōu kūn shān huì jù sì sēng fáng
蘇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zuó rì dào shàng fāng, piàn yún guà shí chuáng.
昨日到上方,片云掛石床。
xī zhàng méi tái qīng, jiā shā sōng bǎi xiāng.
錫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qíng qìng wú duǎn yùn, gǔ dēng hán yǒng guāng.
晴磬無短韻,古燈含永光。
yǒu shí qǐ hè guī, hái fǎng xiāo yáo chǎng.
有時乞鶴歸,還訪逍遙場。
“古燈含永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