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常拄瘞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余常拄瘞行”全詩
客樵分茗處,碑磧半苔侵。
地僻終招隱,池清獨照心。
順寧皆是道,謹勿厭書林。
分類:
《賦林氏集云庵》劉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林氏集云庵》是宋代劉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進入這深山之中,我常常拄著拐杖尋找去處。作為客人,我和樵夫在茶園中分茶品茗,碑磧上的苔蘚已經覆蓋了一半。這片地方偏僻,卻吸引了隱士聚集,清池照映著我孤獨的內心。在這順從寧靜中,每個人都是追求道德的,所以請不要嫌棄這座書林。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僻靜的山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和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描寫云進入深山、拄瘞行拐杖等動作,展示了他長期在山林中行走的堅持和恒心。茶園中的茗香、碑磧上的苔蘚等細節描寫,增添了詩詞的質感和真實感。作者以地僻吸引隱士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隱逸生活的推崇和向往。清池照映心靈的描寫,暗示了作者在這片僻靜之地能夠找到內心的寧靜和安寧。最后一句“謹勿厭書林”是作者對讀者的勸告,他希望讀者不要嫌棄這座書林,即珍惜并善待這片隱逸的山林。
整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山林的景色,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隱逸生活和修身養性的追求。讀者在欣賞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山林的寧靜和恬淡,同時也能領略到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給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間,引發讀者對于自然、人生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余常拄瘞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lín shì jí yún ān
賦林氏集云庵
yún rù cǐ shān shēn, yú cháng zhǔ yì xíng.
云入此山深,余常拄瘞行。
kè qiáo fēn míng chù, bēi qì bàn tái qīn.
客樵分茗處,碑磧半苔侵。
dì pì zhōng zhāo yǐn, chí qīng dú zhào xīn.
地僻終招隱,池清獨照心。
shùn níng jiē shì dào, jǐn wù yàn shū lín.
順寧皆是道,謹勿厭書林。
“余常拄瘞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