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面若登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會面若登天”全詩
破屋人多厭,空山月獨憐。
未貧猶有易,屢旱卻無田。
時到青松下,西風伴鶴眠。
分類:
《寄解性存》劉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解性存》是宋代劉黻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內容描繪了作者在困境中的生活,表達了對困苦境遇的理解和對自然景色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相望才咫尺,會面若登天。
破屋人多厭,空山月獨憐。
未貧猶有易,屢旱卻無田。
時到青松下,西風伴鶴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境遇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首句"相望才咫尺,會面若登天",表達了作者與親朋好友相隔甚近,卻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見面的遺憾之情。這句詩以簡練的語言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渴望,將親友相見的重要性與登天相提并論,突顯了作者內心的痛苦。
接下來的兩句"破屋人多厭,空山月獨憐",通過對居住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貧困和孤寂。"破屋人多厭"意味著周圍的人對貧困的環境感到厭倦,而"空山月獨憐"則表明即使在貧瘠的山野中,月亮也是唯一的陪伴,給予作者一絲安慰和慰藉。
下兩句"未貧猶有易,屢旱卻無田"再次強調了作者貧困的處境。"未貧猶有易"意味著尚未貧窮的時候,生活還有一些輕松之處,而"屢旱卻無田"則暗示著作者嚴重依賴農田,但卻屢次遭遇干旱,使得生活更加艱難。
最后兩句"時到青松下,西風伴鶴眠"則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倚重和慰藉。"時到青松下"表明作者在逆境中依然能夠找到片刻寧靜,與青松為伴,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西風伴鶴眠"則描繪了自然界的寧靜與和諧,以及作者希望能夠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愿望。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對困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自由、寧靜的向往。同時,詩詞中的自然景色也起到了烘托和對比的作用,突顯了作者的內心世界。這首詩詞通過深入的意境和情感表達,使讀者在感受作者的困苦與無奈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
“會面若登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iě xìng cún
寄解性存
xiāng wàng cái zhǐ chǐ, huì miàn ruò dēng tiān.
相望才咫尺,會面若登天。
pò wū rén duō yàn, kōng shān yuè dú lián.
破屋人多厭,空山月獨憐。
wèi pín yóu yǒu yì, lǚ hàn què wú tián.
未貧猶有易,屢旱卻無田。
shí dào qīng sōng xià, xī fēng bàn hè mián.
時到青松下,西風伴鶴眠。
“會面若登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