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篩涼月似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片篩涼月似金”全詩
倚得畫欄和袖暖,看人兒女學穿針。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七夕》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镃。以下是《七夕》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彩樓簾影夜沉沉,
一片篩涼月似金。
倚得畫欄和袖暖,
看人兒女學穿針。
譯文:
五彩樓閣的簾影昏昏沉沉,
一輪篩涼的月亮像金子一樣明亮。
我依靠在畫欄邊,袖子里暖和無比,
看著少男少女們學著穿針引線。
詩意:
《七夕》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彩樓、簾影、月亮等元素構成了一幅靜謐而美麗的畫面。詩人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述了自己在畫欄旁靠著溫暖的袖子觀賞年輕男女學習穿針引線的情景。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夜晚的靜謐與美好的感受,同時也展現了年輕一代的勤學精神和渴望進取的態度。
賞析:
《七夕》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展現了一種寧靜而溫馨的氛圍。詩中的彩樓、簾影和月亮等意象,通過形象生動的描繪,使讀者沉浸在一個優美、富有詩意的夜晚。詩人通過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對靜謐夜晚和年輕一代的贊美。同時,通過描述少男少女學習穿針引線的場景,詩人也傳遞了對勤學苦練、積極向上的精神態度的肯定。這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和對美好事物的熱愛,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堪稱一首優美而富有意境的宋代佳作。
“一片篩涼月似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七夕
cǎi lóu lián yǐng yè chén chén, yī piàn shāi liáng yuè shì jīn.
彩樓簾影夜沉沉,一片篩涼月似金。
yǐ dé huà lán hé xiù nuǎn, kàn rén ér nǚ xué chuān zhēn.
倚得畫欄和袖暖,看人兒女學穿針。
“一片篩涼月似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