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報輕寒入暮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報輕寒入暮天”全詩
花村無月路全黑,竹屋有燈人未眠。
云氣蒼茫沉遠樹,春心浩蕩怯啼鵑。
忽晴又雨都無準,泥污吟衫亦懶湔。
分類:
作者簡介(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村中夜歸》王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中夜歸》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村中夜歸
風傳來輕寒的消息,天色已入黃昏。
行路多被酒意所困擾,步履艱難。
花村中沒有明亮的月光,道路全然黑暗。
只有竹屋中透出一絲燈光,說明屋內的人還未入眠。
云氣籠罩蒼茫,遙遠的樹木沉寂。
春心澎湃而又膽怯,仿佛在害怕啼鵑的聲音。
天空忽然放晴,又突然下起雨來,變幻莫測。
泥污弄臟了吟詠的衣衫,使人不愿再沾染其中。
詩意:
《村中夜歸》描繪了一個歸途中的夜晚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和人物心情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憂慮。詩中以夜晚的冷風、黑暗的村道、孤燈和變幻的天氣作為意象,展現了一種悲涼的氛圍。詩人以此抒發了對生活困頓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同時也傳達了他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對人事變幻的感慨。
賞析:
《村中夜歸》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夜晚的景象,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寂靜而憂傷的氛圍中。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變化的手法,如風寒與酒意、花村無月與竹屋有燈、晴天與雨天等,使詩詞更具層次和張力。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細膩而感性,通過對春心和啼鵑的描摹,展現了詩人內心世界的動蕩和不安。詩詞的結尾以泥污吟衫亦懶湔作為收束,將詩人的情感轉向自身的困頓和疲憊,以此凸顯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疲憊。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困頓,表達了對生活和未來的擔憂。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變化的手法,使詩詞更具層次和張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種悲涼而凝重的氛圍,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情感共鳴。
“風報輕寒入暮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zhōng yè guī
村中夜歸
fēng bào qīng hán rù mù tiān, zhì xíng duō bèi jiǔ liú lián.
風報輕寒入暮天,滯行多被酒留連。
huā cūn wú yuè lù quán hēi, zhú wū yǒu dēng rén wèi mián.
花村無月路全黑,竹屋有燈人未眠。
yún qì cāng máng chén yuǎn shù, chūn xīn hào dàng qiè tí juān.
云氣蒼茫沉遠樹,春心浩蕩怯啼鵑。
hū qíng yòu yǔ dōu wú zhǔn, ní wū yín shān yì lǎn jiān.
忽晴又雨都無準,泥污吟衫亦懶湔。
“風報輕寒入暮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