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義當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國難義當馳”全詩
黎明別江郊,更上北山脊。
江云妾眼迷,江風妾衣坼。
魂去形獨留,兀然化為石。
化石君徜知,勿復念衾席。
愿持如石心,為國作堅壁。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妾薄命六首》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妾薄命六首》是宋代作家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女子在國難時期所面臨的困境和對國家的忠誠。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妾薄命六首》
國難義當馳,送君遠行役。
黎明別江郊,更上北山脊。
江云妾眼迷,江風妾衣坼。
魂去形獨留,兀然化為石。
化石君徜知,勿復念衾席。
愿持如石心,為國作堅壁。
詩詞的譯文:
國家危難之時,作為妾宜奉行忠義,為你送行遠征。
黎明時分分別于江郊,再攀登北山脊。
江邊的云霧迷住了我的眼睛,江風撕裂了我的衣裳。
靈魂離去,只留下形體如同石頭般冷寂。
化作石頭的我,愿君知曉,不再懷念我們共同的床榻。
愿意堅守如同石頭般的心,為國家筑起堅實的防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女子的視角表達了她在國家危難時刻的憂愁和忠誠。妾宜明白自己作為女子,命運薄弱,但在國家的危難之際,她義不容辭地應該奉行忠誠和盡自己的力量。她送行遠征的君王,表示自己的支持和祝福。
詩中描繪了分別的情景,黎明時分在江郊告別,隨后攀登北山脊,意味著君王將踏上艱難的征途。江邊的云霧迷住了妾宜的眼睛,江風撕裂了她的衣裳,這些描寫暗示著戰亂時期的艱辛和殘酷。
最后幾句表達了妾宜的內心變化和決意。她的靈魂離去,只剩下冷寂的石頭,這是一種自我犧牲的象征,她愿意化作堅實的石頭,為國家構筑堅固的防線。她希望君王不再念及她們以往的親密關系,而是將她視為堅不可摧的心靈之石。
整首詩詞表達了女子在國家危難時刻的忠誠和犧牲精神,她們愿意放棄個人的幸福和安逸,為國家的安危貢獻自己的力量。詩詞運用了深情的語言和意象描寫,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女子內心的堅定和決心。
“國難義當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è bó mìng liù shǒu
妾薄命六首
guó nàn yì dāng chí, sòng jūn yuǎn xíng yì.
國難義當馳,送君遠行役。
lí míng bié jiāng jiāo, gèng shàng běi shān jǐ.
黎明別江郊,更上北山脊。
jiāng yún qiè yǎn mí, jiāng fēng qiè yī chè.
江云妾眼迷,江風妾衣坼。
hún qù xíng dú liú, wù rán huà wéi shí.
魂去形獨留,兀然化為石。
huà shí jūn cháng zhī, wù fù niàn qīn xí.
化石君徜知,勿復念衾席。
yuàn chí rú shí xīn, wèi guó zuò jiān bì.
愿持如石心,為國作堅壁。
“國難義當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