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田禹穴草青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舜田禹穴草青青”全詩
空向西陵問佳氣,舜田禹穴草青青。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別方槐庭山人二首》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方槐庭山人二首》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半生孤獨的書劍客在山川之間醒悟的情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生書劍孤心老,
萬里山川兩眼醒。
空向西陵問佳氣,
舜田禹穴草青青。
詩意:
這首詩以一位半生孤獨的書劍客為主人公,表達了他在山川之間的覺醒。詩人通過描繪他對自然景觀的思考和尋求,表達了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索。詩中的西陵、舜田和禹穴都是歷史上有特殊意義的地方,通過這些地名的使用,詩人進一步強調了對歷史和傳統的關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繪了書劍客的內心世界。第一句"半生書劍孤心老"直接點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經歷,表達了他在長期的孤獨和辛勞中變得憔悴和成熟。接著,"萬里山川兩眼醒"一句表達了他在山川之間的旅行中獲得了一種醒悟和覺醒,他的雙眼變得明亮而有神。這里的"山川"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然的力量和智慧,通過與之接觸,主人公得到了一種心靈的洗禮和啟發。
第三句"空向西陵問佳氣"表達了主人公在西陵這個歷史名地向過去的偉人尋求智慧和指引。西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墓地,他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通過向西陵問候,主人公表達了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尊重,并希望從中獲得啟示和力量。
最后一句"舜田禹穴草青青"則展現了主人公對古代傳說中的舜、禹的景仰和敬仰之情。舜和禹都是中國古代的傳說人物,他們在治理天下和開拓土地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提及他們,詩人表達了對這種偉大事業和精神的贊美,并借此暗示主人公也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一番有意義的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書劍客的孤獨和覺醒,以及對自然、歷史和傳統的思考和追求,表達了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索和向往。詩中運用了簡潔而意象豐富的語言,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感悟。
“舜田禹穴草青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fāng huái tíng shān rén èr shǒu
別方槐庭山人二首
bàn shēng shū jiàn gū xīn lǎo, wàn lǐ shān chuān liǎng yǎn xǐng.
半生書劍孤心老,萬里山川兩眼醒。
kōng xiàng xī líng wèn jiā qì, shùn tián yǔ xué cǎo qīng qīng.
空向西陵問佳氣,舜田禹穴草青青。
“舜田禹穴草青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