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飛百尺景愁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灰飛百尺景愁人”全詩
對峙金焦兩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
乾坤幾沸蕭公鑊,風浪空藏郭氏墳。
野衲不知興廢事,梵宮金碧自紛紛。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多景樓故址》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多景樓故址》是宋代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灰飛百尺景愁人,
斷礎殘蕪但鹿群。
對峙金焦兩拳石,
平分淮浙半江云。
乾坤幾沸蕭公鑊,
風浪空藏郭氏墳。
野衲不知興廢事,
梵宮金碧自紛紛。
詩意和賞析:
《多景樓故址》描繪了一座曾經輝煌而今已荒涼的樓閣遺址,表達了對興衰更迭的感慨和對人事變遷的思考。
詩的開篇寫道:“灰飛百尺景愁人”,景熙通過描繪灰燼飛揚的景象,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憂傷之情。這里的“百尺景”可以理解為曾經壯麗輝煌的樓閣,而“灰飛”則意味著它已經毀壞殆盡。這種景象使人感受到作者對過去興盛時期的懷念和悲痛。
接下來的兩句“斷礎殘蕪但鹿群”,形象地描繪了樓閣的斷垣殘壁和周圍的野生鹿群。這里的“斷礎殘蕪”傳遞出一種廢墟的景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鹿群的自由奔放,凸顯了興衰、盛衰之間的鮮明對比。
接下來的兩句“對峙金焦兩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描述了金焦兩山對峙的景象。這里的“金焦”指的是兩座山峰,而“兩拳石”則是形容山勢峻峭如兩只拳頭。通過這樣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大自然壯麗的景觀,同時也抒發了對山峰間云霧繚繞的景象的贊美。
接下來的兩句“乾坤幾沸蕭公鑊,風浪空藏郭氏墳”,以景熙所居的地方命名,表達了他對乾坤變幻和人事不長久的感慨。這里的“蕭公鑊”是指江西南昌的著名景點蕭公祠,而“郭氏墳”則指的是浙江紹興的郭氏墓地。通過這樣的對比,詩人表達了他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以及對人類存在的無常和虛無的思索。
最后兩句“野衲不知興廢事,梵宮金碧自紛紛”,表達了詩人自身超越塵世的心態。這里的“野衲”指的是出家人,而“梵宮”則是佛教寺廟的代稱。詩人通過這樣的寫法,暗示了人世間的興衰榮辱對于修行者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超越塵世的心境和內心的寧靜。
總的來說,林景熙的《多景樓故址》通過描繪一座荒涼的樓閣遺址和自然山水的對比,表達了對興衰更迭的感慨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景象,同時融入了對歷史、時光和人類存在的思索。最后,詩人以修行者的心態,表達了對塵世興廢的超越和內心的寧靜追求。整首詩凝練而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灰飛百尺景愁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ō jǐng lóu gù zhǐ
多景樓故址
huī fēi bǎi chǐ jǐng chóu rén, duàn chǔ cán wú dàn lù qún.
灰飛百尺景愁人,斷礎殘蕪但鹿群。
duì zhì jīn jiāo liǎng quán shí, píng fēn huái zhè bàn jiāng yún.
對峙金焦兩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
qián kūn jǐ fèi xiāo gōng huò, fēng làng kōng cáng guō shì fén.
乾坤幾沸蕭公鑊,風浪空藏郭氏墳。
yě nà bù zhī xīng fèi shì, fàn gōng jīn bì zì fēn fēn.
野衲不知興廢事,梵宮金碧自紛紛。
“灰飛百尺景愁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