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惻虛堂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惻惻虛堂夕”全詩
昔年慈母線,一一手所歷,眷眷游子心,惻惻虛堂夕。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無跡。
空令攬衣人,一線淚一滴。
衣弊奈有時,母恩無窮期。
終鄰寸草心,何以報春暉。
朝寒縱砭骨,念此不忍披。
且復返所藏,永寄霜露思。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故衣》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衣》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篋中出故衣,
絡緯聲四壁。
昔年慈母線,
一一手所歷,
眷眷游子心,
惻惻虛堂夕。
逝水不返流,
孤云杳無跡。
空令攬衣人,
一線淚一滴。
衣弊奈有時,
母恩無窮期。
終鄰寸草心,
何以報春暉。
朝寒縱砭骨,
念此不忍披。
且復返所藏,
永寄霜露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
從箱子里取出舊衣,
細絲纖維在四壁間發出聲響。
昔年慈母親親手縫制,
每一針每一線都有她的經歷,
思念著游子的心,
在空虛的房間里度過夜晚。
流逝的水不會回流,
孤獨的云沒有留下痕跡。
讓接衣服的人空等,
一滴滴眼淚滴落。
衣物雖然破舊不堪,
母親的恩情卻沒有限期。
最終只有鄰家的寸草,
如何報答春天的光輝。
即使朝寒凍透了骨髓,
想到這些也不忍心穿上。
還是放回原處存放,
永遠懷念那霜露般的思念。
詩意和賞析:
《故衣》是一首表達對母親深深懷念和感恩之情的詩詞。詩人通過描述從箱子中取出的舊衣,勾起了對母親的回憶。舊衣上的每一根纖維都承載著母親的心血和關愛,令詩人感受到游子心中的眷戀之情和晚上空虛的孤獨。
詩人以水流不返、云消無跡來比喻流逝的時光和母親的離去,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無法回到過去的愿望。然而,盡管時間流逝,母親的愛卻永遠不會消逝,無論衣物破舊與否,母愛的價值永遠無法估量。
在詩的最后,詩人思考如何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認為自己微不足道,無法報答母親的光輝似春天一樣的愛。即使面對寒冷的早晨,詩人也不忍心穿上這件衣服,而選擇將其放回原處,永遠懷念母親的深深思念。
《故衣》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和思念,強調了母愛的偉大和永恒。這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傳達出濃郁的情感,令人感受到家庭之愛的珍貴與無私,引發讀者對家庭、親情的深思。
“惻惻虛堂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yī
故衣
qiè zhōng chū gù yī, luò wěi shēng sì bì.
篋中出故衣,絡緯聲四壁。
xī nián cí mǔ xiàn, yī yī shǒu suǒ lì,
昔年慈母線,一一手所歷,
juàn juàn yóu zǐ xīn, cè cè xū táng xī.
眷眷游子心,惻惻虛堂夕。
shì shuǐ bù fǎn liú, gū yún yǎo wú jī.
逝水不返流,孤云杳無跡。
kōng lìng lǎn yī rén, yī xiàn lèi yī dī.
空令攬衣人,一線淚一滴。
yī bì nài yǒu shí, mǔ ēn wú qióng qī.
衣弊奈有時,母恩無窮期。
zhōng lín cùn cǎo xīn, hé yǐ bào chūn huī.
終鄰寸草心,何以報春暉。
cháo hán zòng biān gǔ, niàn cǐ bù rěn pī.
朝寒縱砭骨,念此不忍披。
qiě fù fǎn suǒ cáng, yǒng jì shuāng lù sī.
且復返所藏,永寄霜露思。
“惻惻虛堂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