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泉初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沙井泉初試”全詩
不知更宋代,猶自說錢王。
古冢木根怪,春山云氣香。
詩成無紙筆,駐馬語殘陽。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過陶嶺有錢王井又三里有錢王石庵》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陶嶺有錢王井又三里有錢王石庵》是宋代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過陶嶺,發現了有錢王井和有錢王石庵的景觀,以及他對這些景觀的思考和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經過陶嶺,有錢王井又三里,
有錢王石庵已經荒蕪。
不知是否還留存于宋代,
依然傳說著有錢王的故事。
古老的墳墓樹根扭曲怪異,
春天的山巒云霧散發芬芳。
詩篇完成時無紙無筆,
站在馬上與殘陽對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途經陶嶺時的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有錢王井和有錢王石庵的狀況,以及對這些景觀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關注和對歲月變遷的感慨。
首先,有錢王井和有錢王石庵是作者在陶嶺所發現的兩個景點。有錢王井據說是宋代遺留下來的,而有錢王石庵則已經荒蕪。這兩個景觀象征著古代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更迭。作者對有錢王井的命名,暗示著它曾經承載著豐富的財富和故事,使人對宋代的歷史充滿了遐想。而有錢王石庵的荒蕪,則呈現了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消逝,引發了作者對這段歷史的思考。
其次,詩中出現了古冢木根扭曲怪異、春山云氣香的描寫。古冢木根的怪異形態,映射出歷史的曲折和變幻,也暗示著那段歷史悠久而神秘。春山的云霧散發芬芳,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同時也隱含著歲月更迭中自然界的恢弘和生機。
最后,詩的結尾以駐馬語殘陽的形象作為結束,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和對歷史的思考。在馬上駐足觀望著殘陽,作者與時間對話,把自己融入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思緒萬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陶嶺的景觀為藍本,通過描繪有錢王井和有錢王石庵的景觀狀況,以及對歷史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滄桑和時間流轉的感慨。同時,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的對話,賦予了詩詞以深遠的意境和情感內核。
“沙井泉初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táo lǐng yǒu qián wáng jǐng yòu sān lǐ yǒu qián wáng shí ān
過陶嶺有錢王井又三里有錢王石庵
shā jǐng quán chū shì, shí ān tái yǐ huāng.
沙井泉初試,石庵苔已荒。
bù zhī gèng sòng dài, yóu zì shuō qián wáng.
不知更宋代,猶自說錢王。
gǔ zhǒng mù gēn guài, chūn shān yún qì xiāng.
古冢木根怪,春山云氣香。
shī chéng wú zhǐ bǐ, zhù mǎ yǔ cán yáng.
詩成無紙筆,駐馬語殘陽。
“沙井泉初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