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時燕獨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時燕獨還”全詩
看云生遠思,臨水覺衰顏。
石室猿空老,花時燕獨還。
春光已愁寂,況復在兵間。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客懷》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客懷》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懷
簫臺北,青鞋第幾山。
看云生遠思,臨水覺衰顏。
石室猿空老,花時燕獨還。
春光已愁寂,況復在兵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客人在異鄉的感懷之情。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客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對光陰流逝的感嘆以及對戰亂環境下的憂慮。
賞析:
首句"簫臺北,青鞋第幾山",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簫臺北方的景色,同時展現出客人遠離家鄉的孤寂之感。"簫臺"可能指的是簫臺山,"青鞋"則是指詩人穿的青色鞋子,"第幾山"則暗示著客人身處的地方已經不再是故鄉。
接下來的兩句"看云生遠思,臨水覺衰顏"表達了客人遠離家鄉的思念之情。看著云飄蕩,客人的思緒飛向遠方,而臨水之處,客人感到自己的容顏日漸衰老,這也暗示著時間的流逝,使得客人對家鄉的思念更加深刻。
"石室猿空老,花時燕獨還"這兩句描繪了客人所處的環境。"石室猿空老"表明客人所在的石室中的猿猴已經年老,寓意著客人身處的地方已經久遠,歲月流轉。"花時燕獨還"則表達了客人在異鄉中的孤獨。花開時節,燕子獨自歸來,強調了客人身處異鄉的孤立無援。
最后兩句"春光已愁寂,況復在兵間"表達了客人對戰亂環境的憂慮。春光本是萬物復蘇的美好季節,然而客人卻感到愁苦和寂寞,更何況他身處在充滿戰爭的環境之中。這句詩透露出對戰爭帶來的苦難和痛楚的思考,對和平和安寧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客人的思鄉之情、對光陰流逝的感嘆以及對戰亂環境的憂慮。透過這些描寫,詩人傳達了對家鄉、和平與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客人所處艱難處境的思考。
“花時燕獨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è huái
客懷
dào chū xiāo tái běi, qīng xié dì jǐ shān.
道出簫臺北,青鞋第幾山。
kàn yún shēng yuǎn sī, lín shuǐ jué shuāi yán.
看云生遠思,臨水覺衰顏。
shí shì yuán kōng lǎo, huā shí yàn dú hái.
石室猿空老,花時燕獨還。
chūn guāng yǐ chóu jì, kuàng fù zài bīng jiān.
春光已愁寂,況復在兵間。
“花時燕獨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