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遺清氣滿林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遺清氣滿林壑”全詩
空遺清氣滿林壑,草木不受春風肥。
我來維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亂峰欲雪江氣嚴,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水御絳衣。
勛臣四七攀鱗飛。
冥鴻遐舉不可致,天地浩蕩容漁磯。
季年熏貂成黨獄,阿瞞朵鼎終瑟縮。
東都節義何為高,七尺之臺一竿竹。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謁嚴子陵祠》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嚴子陵祠》是宋代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客星謫下桐江湄,
傲睨煙雨何年歸。
空遺清氣滿林壑,
草木不受春風肥。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客居他鄉的人來到嚴子陵的祠廟,凝望著遠方的煙雨,思念故土的情景。詩人感嘆自己身處異鄉,思鄉之情不斷涌現。他觀察到祠廟周圍的山林,雖然清氣裊裊,但草木卻不得春風滋養,顯露出凄涼荒涼之感。
我來維舟奠椒醑,
薜荔祠荒泣山鬼。
亂峰欲雪江氣嚴,
老蜃吹云日色死。
詩人以自己的身份,向嚴子陵行祭,用椒醑來奠祭。他看到祠廟被薜荔蔓草侵蝕,形容得十分荒涼。亂峰仿佛欲下雪,江水氣息嚴寒,老蜃吹動云彩,天色昏暗,給人一種幽寒的感覺。
白水真水御絳衣,
勛臣四七攀鱗飛。
冥鴻遐舉不可致,
天地浩蕩容漁磯。
詩中提到白水和真水,可能指的是地名,與皇帝的衣服有關。勛臣四七攀鱗飛,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英勇事跡和功績的稱頌。然而,冥鴻卻飛得太高,詩人不能達到那樣的高度,天地浩蕩,只有容得下普通百姓。
季年熏貂成黨獄,
阿瞞朵鼎終瑟縮。
東都節義何為高,
七尺之臺一竿竹。
詩詞的后半部分涉及歷史和傳說中的人物。季年熏貂成黨獄,指的可能是季年被謀害。阿瞞朵鼎終瑟縮,可以解讀為對劉備的評價,他在政治斗爭中逐漸縮小了自己的野心。東都節義何為高,表達了對東京(當時的首都)上層階級缺乏正義和節操的不滿。七尺之臺一竿竹,可能指的是官場上的權威和威嚴,以及社會等級的不公。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客居他鄉的人參觀嚴子陵祠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通過歷史典故和象征意象的運用,詩人展示了對君主、勛臣、英雄和社會體制的思考,以及對普通百姓處境的關注。整首詩以凄涼的氛圍和深沉的思考展現出林景熙獨特的感慨和情感。
“空遺清氣滿林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án zǐ líng cí
謁嚴子陵祠
kè xīng zhé xià tóng jiāng méi, ào nì yān yǔ hé nián guī.
客星謫下桐江湄,傲睨煙雨何年歸。
kōng yí qīng qì mǎn lín hè, cǎo mù bù shòu chūn fēng féi.
空遺清氣滿林壑,草木不受春風肥。
wǒ lái wéi zhōu diàn jiāo xǔ, bì lì cí huāng qì shān guǐ.
我來維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luàn fēng yù xuě jiāng qì yán, lǎo shèn chuī yún rì sè sǐ.
亂峰欲雪江氣嚴,老蜃吹云日色死。
bái shuǐ zhēn shuǐ yù jiàng yī.
白水真水御絳衣。
xūn chén sì qī pān lín fēi.
勛臣四七攀鱗飛。
míng hóng xiá jǔ bù kě zhì, tiān dì hào dàng róng yú jī.
冥鴻遐舉不可致,天地浩蕩容漁磯。
jì nián xūn diāo chéng dǎng yù, ā mán duǒ dǐng zhōng sè suō.
季年熏貂成黨獄,阿瞞朵鼎終瑟縮。
dōng dōu jié yì hé wéi gāo, qī chǐ zhī tái yī gān zhú.
東都節義何為高,七尺之臺一竿竹。
“空遺清氣滿林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