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歸華表認遼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鶴歸華表認遼陽”全詩
風煙萬里別離夢,草木一溪文字香。
仙泣銅盤辭渭水,鶴歸華表認遼陽。
愁來偶上西樓立,耿耿寒奎色照霜。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次曹近山見寄》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曹近山見寄》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扣角歌殘夜正長,
懶將龜夾卜行藏。
風煙萬里別離夢,
草木一溪文字香。
仙泣銅盤辭渭水,
鶴歸華表認遼陽。
愁來偶上西樓立,
耿耿寒奎色照霜。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愁思與寂寞之情。詩人在寂靜的夜晚,扣著角兒吟唱,寂寥的夜晚顯得漫長無邊。他懶得將龜卜作法當成游戲,也不再神秘地隱藏自己的行蹤。風煙之間,萬里的別離在他的夢中產生,而草木和一條溪流成為他寄托思念的象征。草木間散發出的芳香仿佛是一種文字,傳遞著他的思念和情感。
然后詩中出現了仙人的淚水滴落在銅盤上,告別了渭水,而鶴飛回華表,認識了遼陽。這些景象表達了詩人的愁思和離別之情。最后,當憂愁來臨時,詩人偶然站在西樓上,耿耿寒奎的星光照耀著寒冷的霜天,映照出他內心的憂傷和孤獨。
《次曹近山見寄》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自然的元素,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使得詩意更加深刻。整首詩以寂靜的夜晚為背景,通過對微小細節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憂傷,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鶴歸華表認遼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cáo jìn shān jiàn jì
次曹近山見寄
kòu jiǎo gē cán yè zhèng cháng, lǎn jiāng guī jiā bo xíng cáng.
扣角歌殘夜正長,懶將龜夾卜行藏。
fēng yān wàn lǐ bié lí mèng, cǎo mù yī xī wén zì xiāng.
風煙萬里別離夢,草木一溪文字香。
xiān qì tóng pán cí wèi shuǐ, hè guī huá biǎo rèn liáo yáng.
仙泣銅盤辭渭水,鶴歸華表認遼陽。
chóu lái ǒu shàng xī lóu lì, gěng gěng hán kuí sè zhào shuāng.
愁來偶上西樓立,耿耿寒奎色照霜。
“鶴歸華表認遼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