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此產魁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此產魁豪”全詩
湖帶詩書潤,山增科第高。
劫灰遺斷礎,鬼火出深蒿。
東海揚塵久,無人釣六鰲。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過徐禮郎狀元坊》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徐禮郎狀元坊》是宋代林景熙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包括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
名坊臨里渡,曾此產魁豪。
湖帶詩書潤,山增科第高。
劫灰遺斷礎,鬼火出深蒿。
東海揚塵久,無人釣六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狀元(狀元指考試中的第一名)離開故鄉而歸,并回憶起他在家鄉取得的輝煌成就。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和對過去榮耀的回憶。
首先,詩人提到"名坊臨里渡",意指狀元曾經在家鄉的渡口(指渡過河流的地方)輝煌一時。"曾此產魁豪"表示他曾在這里取得了第一名的成就,成為了狀元。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家鄉的湖泊和山脈。"湖帶詩書潤"表明湖泊環繞著詩書的精華,可能指家鄉文化的繁榮。"山增科第高"意味著山峰的高聳,也可以理解為狀元的崇高地位。
然而,詩中也出現了一些消極的描寫。"劫灰遺斷礎"指的是歷史劫難帶來的破壞和斷裂,可能暗示了戰亂或其他不幸事件對家鄉的影響。"鬼火出深蒿"描繪了幽暗的蒿草叢中閃爍的鬼火,給人一種神秘而恐怖的感覺,可能暗示著家鄉的荒涼和凋敝。
最后兩句"東海揚塵久,無人釣六鰲"表達了東海上長期沒有人釣到六鰲(一種珍貴的魚)的寓意。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家鄉的失落和遺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家鄉景觀和歷史遺跡的描繪,以及對過去榮耀和現實困境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和對逝去榮光的追憶,同時也透露出一絲憂傷和遺憾。
“曾此產魁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xú lǐ láng zhuàng yuán fāng
過徐禮郎狀元坊
míng fāng lín lǐ dù, céng cǐ chǎn kuí háo.
名坊臨里渡,曾此產魁豪。
hú dài shī shū rùn, shān zēng kē dì gāo.
湖帶詩書潤,山增科第高。
jié huī yí duàn chǔ, guǐ huǒ chū shēn hāo.
劫灰遺斷礎,鬼火出深蒿。
dōng hǎi yáng chén jiǔ, wú rén diào liù áo.
東海揚塵久,無人釣六鰲。
“曾此產魁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