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讀楚騷招太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讀楚騷招太乙”全詩
青燈風雨多離夢,白發江湖少故人。
謾讀楚騷招太乙,誰聽郢曲和陽春。
書香劍氣俱寥落,虛老乾坤父母身。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述懷次柴主簿》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述懷次柴主簿》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寂寞的場景,通過對木石、詩筒、青燈、風雨、白發江湖等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索。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獨閉柴門木石親,
詩筒剝啄不妨頻。
青燈風雨多離夢,
白發江湖少故人。
謾讀楚騷招太乙,
誰聽郢曲和陽春。
書香劍氣俱寥落,
虛老乾坤父母身。
這首詩的詩意主要圍繞著孤獨、寂寞和時光流轉展開。
詩人用“獨閉柴門木石親”,描繪了自己孤獨的身影,與周圍的木石為伴,意味著他的生活與世界相隔絕。詩筒被剝啄,表示詩人的作品往往受到批評和質疑,然而這并不能阻止他頻繁地寫作。
青燈風雨多離夢,白發江湖少故人。青燈代表了詩人的靈感與創作,而風雨則象征著生活的坎坷和不易。詩人在孤獨的夜晚,常常被離別和夢境所困擾。白發江湖少故人,表明詩人經歷了歲月的變遷,與曾經的朋友和同伴漸行漸遠。
詩中還提到了楚騷和郢曲,這些都是古代文學的代表作品,詩人談及它們的讀者或聽眾,暗示自己的作品可能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和賞析。
最后兩句“書香劍氣俱寥落,虛老乾坤父母身”表達了詩人的無奈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書香和劍氣代表了文化和武力,而詩人認為這些精神追求在當時已經變得稀少。虛老乾坤父母身,指的是詩人漸漸老去,感嘆人生的虛幻和時光的無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孤獨、寂寞和時光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世事的思考,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藝術追求。
“謾讀楚騷招太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ù huái cì chái zhǔ bù
述懷次柴主簿
dú bì zhài mén mù shí qīn, shī tǒng bāo zhuó bù fáng pín.
獨閉柴門木石親,詩筒剝啄不妨頻。
qīng dēng fēng yǔ duō lí mèng, bái fà jiāng hú shǎo gù rén.
青燈風雨多離夢,白發江湖少故人。
mán dú chǔ sāo zhāo tài yǐ, shuí tīng yǐng qū hé yáng chūn.
謾讀楚騷招太乙,誰聽郢曲和陽春。
shū xiāng jiàn qì jù liáo luò, xū lǎo qián kūn fù mǔ shēn.
書香劍氣俱寥落,虛老乾坤父母身。
“謾讀楚騷招太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