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袖攜云禹穴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袖攜云禹穴曉”全詩
雙袖攜云禹穴曉,一瓢分雨舜田秋。
溪聲冉冉來松壑,秋意蕭蕭滿竹棲。
我與蠅蚊爭書夜,夢中猶及赴清游。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王監簿陶山禱雨志喜》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王監簿陶山禱雨志喜》
王監簿陶山禱雨志喜,
城居苦熱念林丘。
偶向殊庭送羽流,
雙袖攜云禹穴曉。
一瓢分雨舜田秋,
溪聲冉冉來松壑。
秋意蕭蕭滿竹棲,
我與蠅蚊爭書夜,
夢中猶及赴清游。
【中文譯文】
王監簿陶山禱雨志喜,
在城中居住,炎熱之際思念林丘。
偶然來到別具一格的庭院,送走飛羽,
雙袖中攜云彩,早晨前往禹穴。
一瓢雨水滋潤舜田秋景,
溪水聲音輕柔地流過松木峽谷。
秋意漸濃,竹林中靜謐而舒適,
我在夜晚與蒼蠅和蚊蟲爭奪讀書之時,
依然在夢中仿佛前往了清幽的游覽。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林景熙在城中居住,炎熱的夏季時刻懷念著林丘的清幽之地。他偶然來到一個別樣的庭院,目送飛羽離去;清晨,他帶著云彩一起前往禹穴。這里的禹穴指的是中國神話中大禹治水的地方,寓意著希望能有雨水降臨,滋潤田野,帶來豐收的秋天。
詩中還描繪了溪水輕柔地流過松木峽谷的景象,展現出一幅恬靜的畫面。秋意漸濃,竹林中的寧靜與舒適使人感到宜人。而夜晚,盡管與蒼蠅和蚊蟲爭奪讀書之時不太愉快,但詩人仍然在夢中仿佛前往了清幽的游覽,暗示他對清幽自然環境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詩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以及對城市生活中清凈、寧靜之地的思念。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結合,表達了對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欣喜的心境。
“雙袖攜云禹穴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jiān bù táo shān dǎo yǔ zhì xǐ
王監簿陶山禱雨志喜
chéng jū kǔ rè niàn lín qiū, ǒu xiàng shū tíng sòng yǔ liú.
城居苦熱念林丘,偶向殊庭送羽流。
shuāng xiù xié yún yǔ xué xiǎo, yī piáo fēn yǔ shùn tián qiū.
雙袖攜云禹穴曉,一瓢分雨舜田秋。
xī shēng rǎn rǎn lái sōng hè, qiū yì xiāo xiāo mǎn zhú qī.
溪聲冉冉來松壑,秋意蕭蕭滿竹棲。
wǒ yǔ yíng wén zhēng shū yè, mèng zhōng yóu jí fù qīng yóu.
我與蠅蚊爭書夜,夢中猶及赴清游。
“雙袖攜云禹穴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