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春深鳥自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古春深鳥自耘”全詩
重華事往人何在,萬古春深鳥自耘。
間拂巖花問陵谷,獨懸茅屋管煙云。
滿林剡竹供揮灑,天壽斯文正屬君。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喜監簿得陶山舜田》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監簿得陶山舜田》是宋代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隱蔽的山中耕作,長久以來一直向鄰居占卜。對于購買山地的熱愛,無論多么奇特,都不會感到厭倦。重華的事務已經過去,如今人們都在哪里呢?萬古之間,春天依然深沉,鳥兒自由自在地耕耘。在山花間拂去塵埃,問候著陵谷之間的溪流。我獨自懸掛茅屋,看管著升騰的煙云。滿山林中的竹子為我提供了寫作的靈感和釋放情感的空間,這種天賦的才華正是屬于您的。
詩意:
《喜監簿得陶山舜田》表達了詩人對山地與農耕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自然與人文的思考。詩人通過隱居山中,與大自然和鳥兒為伍,感受到了生命的深刻意義。他對山地的購買和打理,并不是為了物質的積累,而是出于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與之共融的愿望。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對人生追求的思考,強調了個人獨立精神和自主創作的重要性。
賞析:
《喜監簿得陶山舜田》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和共生關系。詩中的山地與農耕象征著自然與生命的源泉,展現了詩人對純樸、自然、與自由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山地與農耕的比喻,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疏離感和對紛繁世事的厭倦。他選擇了隱居山中,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表達了對個體獨立性和精神追求的崇尚。
詩中的山花、溪流、竹子等自然元素,給人以寧靜、恬淡的感覺,與詩人的內心境界相呼應。茅屋獨懸、煙云升騰的描寫,更加突顯了詩人的獨立性格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追求的思索,體現了對自由、寧靜和內心世界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純樸自然、獨立精神和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
“萬古春深鳥自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jiān bù dé táo shān shùn tián
喜監簿得陶山舜田
gēng yǐn shān zhōng jiǔ bo lín, ài qí bù yàn mǎi shān qín.
耕隱山中久卜鄰,愛奇不厭買山勤。
zhòng huá shì wǎng rén hé zài, wàn gǔ chūn shēn niǎo zì yún.
重華事往人何在,萬古春深鳥自耘。
jiān fú yán huā wèn líng gǔ, dú xuán máo wū guǎn yān yún.
間拂巖花問陵谷,獨懸茅屋管煙云。
mǎn lín shàn zhú gōng huī sǎ, tiān shòu sī wén zhèng shǔ jūn.
滿林剡竹供揮灑,天壽斯文正屬君。
“萬古春深鳥自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