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大槐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歷歷大槐蹤”全詩
王氣銷南渡,僧坊聚北宗。
煙深凝碧樹,草沒景陽鐘,愁見花甎月,荒秋咽亂蛩。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故宮》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宮》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林景熙。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宮,是古代帝王的宮殿,這里經歷了歲月的更迭,歷史的滄桑。詩人以故宮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宮廷榮華富貴之景。
驚風吹雨過,歷歷大槐蹤。這句詩描繪了風雨過后,古老的槐樹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它象征著歷史的痕跡,讓人們感慨萬千。
王氣銷南渡,僧坊聚北宗。這兩句詩表達了王氣的消退和佛教的興盛。隨著時間的推移,帝王的威嚴逐漸消散,而佛教的影響力在北方逐漸擴大,僧坊聚集了北方的宗教信仰。
煙深凝碧樹,草沒景陽鐘,愁見花甎月,荒秋咽亂蛩。這四句詩以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中的煙霧籠罩著碧樹,草叢遮掩了景陽鐘,這揭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荏苒。詩人愁眼看著花甎下的月亮,荒涼的秋天中充斥著嘈雜的蛩聲,這些景物與詩人內心的憂愁相映成趣。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故宮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作者運用景物的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給人一種深沉的感覺。詩詞通過對歷史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讓人們對歷史的滄桑和人生的短暫有所感悟。
“歷歷大槐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gōng
故宮
jīng fēng chuī yǔ guò, lì lì dà huái zōng.
驚風吹雨過,歷歷大槐蹤。
wáng qì xiāo nán dù, sēng fāng jù běi zōng.
王氣銷南渡,僧坊聚北宗。
yān shēn níng bì shù, cǎo méi jǐng yáng zhōng,
煙深凝碧樹,草沒景陽鐘,
chóu jiàn huā zhuān yuè, huāng qiū yàn luàn qióng.
愁見花甎月,荒秋咽亂蛩。
“歷歷大槐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