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憶去年今夜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憶去年今夜月”全詩
卻憶去年今夜月,思君獨上越山樓。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吳中會故人》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中會故人》是宋代文人林景熙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聲新雁荻花秋,
片月吳松共客舟。
卻憶去年今夜月,
思君獨上越山樓。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寫意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個秋天的夜晚,新雁鳴叫著,荻花飄香,月亮掛在片片云中,詩人與吳松一同乘舟旅行。然而,這一幕景象喚起了詩人對去年同樣的夜晚的回憶,他孤獨地登上越山樓,心中思念著遠方的故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巧妙地描繪了秋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如新雁鳴叫、荻花飄香,以及片片月亮掛在云中,給人一種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覺。通過對去年同一夜晚的回憶,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詩詞更加富有情感和共鳴。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寄托了詩人對故友的深情思念。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色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留戀之情。他獨自登上越山樓,追憶著與故友在同樣的夜晚共度的時光,思緒萬千。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詩詞具有一種深沉的意境和情緒的共鳴,讓讀者在閱讀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思念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它簡潔而質樸的語言,以及真摯的情感,使得這首詩詞成為了表達友情和思念的佳作。
“卻憶去年今夜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zhōng huì gù rén
吳中會故人
yī shēng xīn yàn dí huā qiū, piàn yuè wú sōng gòng kè zhōu.
一聲新雁荻花秋,片月吳松共客舟。
què yì qù nián jīn yè yuè, sī jūn dú shàng yuè shān lóu.
卻憶去年今夜月,思君獨上越山樓。
“卻憶去年今夜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