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有真人白日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有真人白日升”全詩
頂高絕似撐華蓋,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靜石枰空暈蘚,寒生泉縫忽懸冰。
依依谷口斜陽在,已覺熏風濕杖藤。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游九鎖山·棲真洞》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九鎖山·棲真洞》是宋代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有一位真人在白天升起,
洞天令人敬仰,千古崇高。
山頂高聳,仿佛撐起了華蓋,
洞穴昏暗,初次進入讓人懷疑是不是武陵。
秋天的寧靜中,石頭上沁出淡淡的苔蘚,
寒氣從泉水縫隙中突然懸浮成冰。
在峽谷口,斜陽斜照,
已經能感受到濕潤的風吹拂著手中的藤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覽九鎖山時進入棲真洞的場景。詩中所談的真人可能指的是傳說中的仙人或道士,以其超凡脫俗的存在在白天升起的故事。洞天則象征著一個神奇而崇高的地方,充滿神秘和吸引力,留下了千古的傳說。
詩中通過對洞穴的描繪,給人以高聳的感覺,仿佛撐起了華蓋,展示了洞穴的壯麗和雄偉。同時,洞穴的昏暗也給人以一種神秘的氛圍,初次進入時讓人產生懷疑和好奇。這種對洞穴的描寫使讀者產生了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
詩中還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通過描述石頭上的苔蘚、泉水縫隙中的冰等細節,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化和寂靜。斜陽照射在峽谷口,給人以溫暖和安詳的感覺,同時熏風吹拂著手中的藤杖,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覺。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示了作者游覽九鎖山的真實感受,表達了對自然和神秘世界的向往,同時通過景物的描繪和細節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所經歷的場景的美感和獨特魅力。
“聞有真人白日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jiǔ suǒ shān qī zhēn dòng
游九鎖山·棲真洞
wén yǒu zhēn rén bái rì shēng, dòng tiān qiān gǔ zhuō léng céng.
聞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dǐng gāo jué shì chēng huá gài, xué míng chū yí rù wǔ líng.
頂高絕似撐華蓋,穴暝初疑入武陵。
qiū jìng shí píng kōng yūn xiǎn, hán shēng quán fèng hū xuán bīng.
秋靜石枰空暈蘚,寒生泉縫忽懸冰。
yī yī gǔ kǒu xié yáng zài, yǐ jué xūn fēng shī zhàng téng.
依依谷口斜陽在,已覺熏風濕杖藤。
“聞有真人白日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