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恨天家無分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恨天家無分到”全詩
休恨天家無分到,漢妃青冢落胡沙。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真娘墓》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真娘墓》是宋代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歌聲舞影散春霞,
月殉香魂幾落花。
休恨天家無分到,
漢妃青冢落胡沙。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憂傷的情緒描繪了真娘的墓。詩人通過描繪歌聲、舞影、春霞、月光和花朵等意象,表達了對于真娘的懷念和對她的哀悼之情。詩中還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社會階級差別的思考。
賞析:
《真娘墓》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真娘的追思之情。詩中的“歌聲舞影散春霞”描繪了真娘逝去時的場景,通過春天的意象,傳遞出一種生命的脆弱和短暫。而“月殉香魂幾落花”則表達了詩人對真娘的紀念和懷念之情,月光象征著詩人對真娘的思念,花朵則象征著真娘的美麗與逝去。
詩的后兩句“休恨天家無分到,漢妃青冢落胡沙”則表達了詩人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社會階級差別的思考。詩人抱怨天家沒有給予真娘應有的地位和待遇,使她最終葬于胡沙之地。這種對社會不公的反思,進一步突顯了詩人內心的憤怒和悲憤之情。
總的來說,林景熙的《真娘墓》以簡練的語言和凄美的意象,表達了對逝去的真娘的思念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社會不公和命運的無奈之感。這首詩詞在揭示個人命運和社會階級差異的同時,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給人以深思。
“休恨天家無分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niáng mù
真娘墓
gē shēng wǔ yǐng sàn chūn xiá, yuè xùn xiāng hún jǐ luò huā.
歌聲舞影散春霞,月殉香魂幾落花。
xiū hèn tiān jiā wú fēn dào, hàn fēi qīng zhǒng luò hú shā.
休恨天家無分到,漢妃青冢落胡沙。
“休恨天家無分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