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內相真天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堂堂內相真天人”全詩
諫草數百垂清芬,仁義一洗功利塵。
刳肝瀝血空排云,白日不鑒吾忠勤。
奉天詔下哀痛新,將士感泣天亦聞。
皇威雷動清九垠,一紙可敵百萬年軍。
草茅學古期致君,以額扣閽九虎嗔。
玉堂云霧當華津,秋耿何不批龍鱗。
一尊酹古凄夕曛。
鵷湖之水春復春。
分類:
作者簡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為《霽山集》。
《竭陸宣公祠》林景熙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竭陸宣公祠》這首詩詞是宋代林景熙創作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陸宣公祠堂內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歷史功勛和忠誠精神的贊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冰玉為骨秋為神,
在陸宣公祠中,神像雕刻得冷峻如冰,神靈的形象與秋天的氣息融為一體。
堂堂內相真天人。
祠堂內部莊嚴肅穆,仿佛真實地展現了神人的形象。
諫草數百垂清芬,
這里的諫草指的是陸宣公提出的忠言逆耳之言,數百年來一直傳承下來,散發出清香。
仁義一洗功利塵。
陸宣公以其仁義之心洗凈功利之塵,表達了他高尚的品質和追求。
刳肝瀝血空排云,
形容陸宣公忠誠無私,舍己為國,甘愿流盡熱血,但卻無法遮蔽其光輝。
白日不鑒吾忠勤。
白晝的太陽都無法照亮我辛勤的忠誠之心,表達了陸宣公的忠誠與偉大。
奉天詔下哀痛新,
天子下詔哀悼陸宣公的逝世,表達了天子對其功績和品德的贊揚與惋惜。
將士感泣天亦聞。
將士們感動得熱淚盈眶,連天空也聽到了他們的哭泣聲。
皇威雷動清九垠,
皇帝的威嚴震動了九重天,顯示了皇帝的威望和聲威。
一紙可敵百萬年軍。
一封詔書就能威懾百萬年的敵軍,彰顯了陸宣公的聲望和威信。
草茅學古期致君,
作者自比為采草編茅的古人,期望通過學習古人的精神風范來效忠君主。
以額扣閽九虎嗔。
作者表示愿意以自己的額頭來碰觸閽者(守門之虎),以表達他的忠誠。
玉堂云霧當華津,
祠堂中的云霧彌漫,仿佛華津(華麗的泉水)一般,裝點了神圣莊嚴的氛圍。
秋耿何不批龍鱗。
秋天的光輝為何不映照出神龍的鱗甲,暗示著祠堂中的光彩和莊嚴。
一尊酹古凄夕曛。
詩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英雄的哀思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堂堂內相真天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é lù xuān gōng cí
竭陸宣公祠
bīng yù wèi gǔ qiū wèi shén, táng táng nèi xiāng zhēn tiān rén.
冰玉為骨秋為神,堂堂內相真天人。
jiàn cǎo shù bǎi chuí qīng fēn, rén yì yī xǐ gōng lì chén.
諫草數百垂清芬,仁義一洗功利塵。
kū gān lì xuè kōng pái yún, bái rì bù jiàn wú zhōng qín.
刳肝瀝血空排云,白日不鑒吾忠勤。
fèng tiān zhào xià āi tòng xīn, jiàng shì gǎn qì tiān yì wén.
奉天詔下哀痛新,將士感泣天亦聞。
huáng wēi léi dòng qīng jiǔ yín, yī zhǐ kě dí bǎi wàn nián jūn.
皇威雷動清九垠,一紙可敵百萬年軍。
cǎo máo xué gǔ qī zhì jūn, yǐ é kòu hūn jiǔ hǔ chēn.
草茅學古期致君,以額扣閽九虎嗔。
yù táng yún wù dāng huá jīn, qiū gěng hé bù pī lóng lín.
玉堂云霧當華津,秋耿何不批龍鱗。
yī zūn lèi gǔ qī xī xūn.
一尊酹古凄夕曛。
yuān hú zhī shuǐ chūn fù chūn.
鵷湖之水春復春。
“堂堂內相真天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