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遠驚云外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雁遠驚云外浦”全詩
秋隨萬馬嘶空至,曉送千旓拂地來。
落雁遠驚云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
宸游睿藻年年事,況有長楊侍從才。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南囿秋風》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囿秋風》是明代詩人李東陽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別苑臨城輦路開,
天風昨夜起宮槐。
秋隨萬馬嘶空至,
曉送千旓拂地來。
落雁遠驚云外浦,
飛鷹欲下水邊臺。
宸游睿藻年年事,
況有長楊侍從才。
詩意:
《南囿秋風》描繪了明代時期一幅秋日皇宮南園的景色。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和深邃的意境,表現了宮廷秋日的寧靜與莊嚴。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秋日南園的景色。首句“別苑臨城輦路開”,描繪了皇宮南園的門戶向城外敞開,迎接來往車馬的場景。接著,“天風昨夜起宮槐”,通過描寫宮廷內的槐樹被秋風吹動,表現了秋天的清涼和宮廷的肅穆。
詩的下半部分則以動態的筆觸描繪了天空和水邊的景色。詩句“秋隨萬馬嘶空至,曉送千旓拂地來”形象地描繪了秋天的風景,仿佛聽到萬馬奔騰的聲音,感受到清晨微風送來的旗幟飄揚。接下來,詩人以“落雁遠驚云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描繪了天空中飛翔的雁和鷹,與水邊的臺階相映成趣。
整首詩以秋日南園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出了宮廷秋天的肅穆和莊嚴。最后兩句“宸游睿藻年年事,況有長楊侍從才”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皇帝游園和長楊侍從才能的贊美。
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明代宮廷的秋日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宮廷生活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詩人對皇室的景仰和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感受和對秋天的獨特理解。整首詩以平實的詞句展示了明代宮廷秋天的景象,給人以深沉和莊重的感受。
“落雁遠驚云外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yòu qiū fēng
南囿秋風
bié yuàn lín chéng niǎn lù kāi, tiān fēng zuó yè qǐ gōng huái.
別苑臨城輦路開,天風昨夜起宮槐。
qiū suí wàn mǎ sī kōng zhì, xiǎo sòng qiān shāo fú dì lái.
秋隨萬馬嘶空至,曉送千旓拂地來。
luò yàn yuǎn jīng yún wài pǔ, fēi yīng yù xià shuǐ biān tái.
落雁遠驚云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
chén yóu ruì zǎo nián nián shì, kuàng yǒu zhǎng yáng shì cóng cái.
宸游睿藻年年事,況有長楊侍從才。
“落雁遠驚云外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