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檀道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不逢檀道濟”全詩
春燕歸,巢江樹。
石頭城,立不住。
狼居胥,在何處?耕問奴,織問婢,誰遣書生論兵事?萬
里長城元自棄,生不逢檀道濟。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燕巢林》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燕巢林》是明代作家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巢林
胡馬來,飲淮浦。
春燕歸,巢江樹。
石頭城,立不住。
狼居胥,在何處?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動蕩時局下的景象。胡馬的入侵使得淮河一帶的人民備受困擾,春燕歸巢,意味著春天的歸來和希望的到來。然而,石頭城卻無法長久立足,狼居胥也無處遁形。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憂慮和對安定生活的向往。
賞析:
《燕巢林》以簡短的語句勾勒出了動蕩時期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時局的關切和對和平穩定的渴望。胡馬的到來象征著外來的侵略和戰亂,使得淮河一帶的人民生活在不安定中。春燕歸巢,是自然界的循環和希望的象征,但石頭城卻無法屹立不倒,狼居胥也無處可逃。這些形象都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憂慮和對和平安寧的向往之情。
詩中的意象簡潔而質樸,通過鮮明的對比,凸顯了動蕩和平安的對立。石頭城象征著無法抵擋外來侵略的力量,展現出短暫性和脆弱性。而狼居胥則是無法找到避難之所的象征,進一步加深了無助和困境感。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擔憂和對安定生活的向往之情,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傳遞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燕巢林》作為一首明代詩詞,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深刻的意境和對時局的思考,展示了李東陽獨特的創作風格和對社會動蕩的關注。這首詩詞在描繪景物的同時,融入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使得讀者在欣賞詩詞之余,也能夠對歷史和人生有所思考。
“生不逢檀道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cháo lín
燕巢林
hú mǎ lái, yǐn huái pǔ.
胡馬來,飲淮浦。
chūn yàn guī, cháo jiāng shù.
春燕歸,巢江樹。
shí tou chéng, lì bú zhù.
石頭城,立不住。
láng jū xū, zài hé chǔ? gēng wèn nú, zhī wèn bì, shuí qiǎn shū shēng lùn bīng shì? wàn
狼居胥,在何處?耕問奴,織問婢,誰遣書生論兵事?萬
lǐ cháng chéng yuán zì qì, shēng bù féng tán dào jì.
里長城元自棄,生不逢檀道濟。
“生不逢檀道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