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更到丹陽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能更到丹陽宮”全詩
都民。
民不欲多多即亂,安得龍舟數千夫八萬。
君不見江都城外人圖儂,那能更到丹陽宮。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奸老革》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奸老革》是明代作家李東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奸詐老人篡奪天下的情景,同時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和黑暗。
詩詞中的“奸老革天下,寧有多許賊?”表達了奸詐老人篡奪天下的意愿,并暗示了社會上充斥著許多奸詐之徒。接著,詩詞通過描述悔不盡殺江都民的行為,表明了這個奸老對人民的殘忍和無情。作者通過這種手法,以犀利的語言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詞提到了人民的不滿與反抗。表達了人民不愿意被統治者榨取過多的利益,否則社會將陷入混亂。詩人希望能夠有一個統治者能夠關注人民的利益,為人民謀求幸福。這里的“龍舟數千夫八萬”形象地描繪了人民的力量和團結。
接著,詩詞提到了外面的人們圖謀篡位的情景,暗示了當時社會上的政治斗爭和權力爭奪。詩人以此批判了權力的腐化和貪婪。
整首詩詞通過對奸老篡位和對人民的殘忍對待的描繪,以及對社會腐敗和黑暗的抨擊,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短明快,語言犀利,意境鮮明。它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揭示和批判,呼喚了人們對公正、正義和美好社會的追求。
“那能更到丹陽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 lǎo gé
奸老革
jiān lǎo gé tiān xià, níng yǒu duō xǔ zéi? tóng guān yǐ dōng dà yǒu rén, huǐ bù jìn shā jiāng
奸老革天下,寧有多許賊?潼關以東大有人,悔不盡殺江
dōu mín.
都民。
mín bù yù duō duō jí luàn, ān dé lóng zhōu shù qiān fū bā wàn.
民不欲多多即亂,安得龍舟數千夫八萬。
jūn bú jiàn jiāng dū chéng wài rén tú nóng, nà néng gèng dào dān yáng gōng.
君不見江都城外人圖儂,那能更到丹陽宮。
“那能更到丹陽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