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時幸作干城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逢時幸作干城臣”全詩
難當賊,不平殺。
為佳賊,臨陣殺。
為大將,見賊殺。
少年作賊不愛身,逢時幸作干城臣。
宮中一言后宮易,終負先朝為國賊。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亡賴賊》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亡賴賊》是明代作家李東陽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亡賴賊,逢人殺。
這是一個關于亡命之徒的詩句,無論遇到什么人都要殺掉他們。
難當賊,不平殺。
面對強大的賊寇,無法抵擋,只能殘忍地殺戮。
為佳賊,臨陣殺。
對于出色的賊寇,即使在戰場上也要將其殺死。
為大將,見賊殺。
作為一位杰出的將領,見到賊寇就要鏟除他們。
少年作賊不愛身,逢時幸作干城臣。
年輕人做盜賊卻不顧及自身的安全,幸運地成為了保衛城池的大臣。
宮中一言后宮易,終負先朝為國賊。
宮廷之中一句話可以改變后宮的春秋,最終背負著先朝的罪名成為了國家的賊寇。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充滿暴力和沖突的時代,描述了人們在亂世中為了生存和保護自己的家園而不得不采取殘忍的手段。作者通過揭示人性中的復雜和矛盾,表達了對亂世的痛苦和無奈。這首詩詞呈現了明代社會的殘酷和動蕩,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觸動。
“逢時幸作干城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lài zéi
亡賴賊
wáng lài zéi, féng rén shā.
亡賴賊,逢人殺。
nán dāng zéi, bù píng shā.
難當賊,不平殺。
wèi jiā zéi, lín zhèn shā.
為佳賊,臨陣殺。
wèi dà jiàng, jiàn zéi shā.
為大將,見賊殺。
shào nián zuò zéi bù ài shēn, féng shí xìng zuò gān chéng chén.
少年作賊不愛身,逢時幸作干城臣。
gōng zhōng yī yán hòu gōng yì, zhōng fù xiān cháo wèi guó zéi.
宮中一言后宮易,終負先朝為國賊。
“逢時幸作干城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