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宏曹霸兩奇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畢宏曹霸兩奇絕”全詩
畢宏曹霸兩奇絕,妙意止在阿堵中。
君家素壁光如雪,上有虬枝老垂鐵。
晚歲長同怪石寒,炎天恥受高云熱。
江翻樹轉爭喧豗,十步九戰何時開。
陰房半扃山鬼嘯,海水不斷天風來。
城南野人頗醇古,坐愛涼秋滿虛宇。
安得移來十丈青,高價如山棄如土。
知君此興迥莫攀,謂予苦絆風塵間。
攜琴載鶴招使去,我家自有徂徠山。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
畫松不必真似松,風骨略與畫馬同。
畢宏曹霸兩奇絕,妙意止在阿堵中。
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李東陽所作,以畫松為主題,通過表達對松樹的藝術描繪,展現了畫家的獨特見解和藝術追求。
詩詞以"畫松不必真似松"開篇,表明了畫松的藝術創作并不需要完全還原松樹的真實形態,而是要抓住松樹的風骨,與畫馬的藝術追求相類比。這種藝術觀點突破了傳統的寫實觀念,強調了詩人對藝術的獨立見解。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畢宏和曹霸兩位畫家,稱他們的畫作都有獨特的奇絕之處,而李東陽自己的畫作則在"阿堵"中達到了妙意的停止。"阿堵"是指畫作中的一種技法,即以一塊小區域作為重點,突出表現主題。詩人通過這種表達方式,強調了自己的藝術才華和作品的獨特性。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家中的一道素壁,壁上有虬枝老垂鐵,形容了松樹在歲月流轉中的堅韌和滄桑。作者又提到了炎熱的夏天,表達了他對高云炎熱的環境的不屑和恥辱。
在描繪自然景觀時,詩人以江翻樹轉、喧豗不斷來形容自然的狂烈與無常。而城南野人的存在,則體現了一種古樸的生活態度和追求。詩人借此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厭倦和對自由、遠離塵囂的向往。他希望能夠擺脫現實的束縛,與自然、詩琴和使者一同去往自己的徂徠山。這里的徂徠山被視為一個遙遠而寧靜的地方,象征著遠離塵囂的理想境地。
整首詩詞通過對畫松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藝術的追求和對自由、寧靜的向往。詩人以獨特的藝術見解和對自然的感悟,展現了他在明代文化背景下的個人情感和審美追求。
“畢宏曹霸兩奇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 sōng wèi gù liáng bì zhǔ shì tí
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
huà sōng bù bì zhēn sì sōng, fēng gǔ lüè yǔ huà mǎ tóng.
畫松不必真似松,風骨略與畫馬同。
bì hóng cáo bà liǎng qí jué, miào yì zhǐ zài ē dǔ zhōng.
畢宏曹霸兩奇絕,妙意止在阿堵中。
jūn jiā sù bì guāng rú xuě, shàng yǒu qiú zhī lǎo chuí tiě.
君家素壁光如雪,上有虬枝老垂鐵。
wǎn suì zhǎng tóng guài shí hán, yán tiān chǐ shòu gāo yún rè.
晚歲長同怪石寒,炎天恥受高云熱。
jiāng fān shù zhuǎn zhēng xuān huī, shí bù jiǔ zhàn hé shí kāi.
江翻樹轉爭喧豗,十步九戰何時開。
yīn fáng bàn jiōng shān guǐ xiào, hǎi shuǐ bù duàn tiān fēng lái.
陰房半扃山鬼嘯,海水不斷天風來。
chéng nán yě rén pō chún gǔ, zuò ài liáng qiū mǎn xū yǔ.
城南野人頗醇古,坐愛涼秋滿虛宇。
ān dé yí lái shí zhàng qīng, gāo jià rú shān qì rú tǔ.
安得移來十丈青,高價如山棄如土。
zhī jūn cǐ xìng jiǒng mò pān, wèi yǔ kǔ bàn fēng chén jiān.
知君此興迥莫攀,謂予苦絆風塵間。
xié qín zài hè zhāo shǐ qù, wǒ jiā zì yǒu cú lái shān.
攜琴載鶴招使去,我家自有徂徠山。
“畢宏曹霸兩奇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