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千年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禮樂千年會”全詩
商周終愧德,唐漢敢論功。
鳳歷歸真統,龍山繞舊宮。
秋風霸陵樹,落日鼎湖弓。
萬國謳歌在,余生覆載中。
小臣瞻拜地,江漢亦朝東。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南京謁孝陵有述》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京謁孝陵有述》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禮樂千年會,腥膻四海空。
商周終愧德,唐漢敢論功。
鳳歷歸真統,龍山繞舊宮。
秋風霸陵樹,落日鼎湖弓。
萬國謳歌在,余生覆載中。
小臣瞻拜地,江漢亦朝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南京孝陵的訪問之情。他感嘆禮樂之美已經傳承了千年,但腥膻之氣卻充斥四方,意味著社會道德的淪喪和時代的變遷。作者提到商周時期已經對德行感到慚愧,而唐漢時期則敢于談論功績,顯露了對歷史的敬佩和對輝煌時代的向往。
詩中還描繪了南京孝陵的壯麗景觀。鳳歷代表著君主的象征,歸真統則指的是君主的歸位,龍山繞舊宮則形容孝陵所在的地勢高聳,宛如環繞古宮一般。秋風吹拂下的陵墓上的樹木屹立不倒,夕陽下的鼎湖弓則映照出黃昏時分的寧靜景色。
最后兩句表達了萬國的歌頌和作者個人的心境。萬國謳歌說明南京孝陵不僅是中國的瑰寶,也是世界的佳話。余生覆載中表示作者將以此為榮,終身懷揣。而作者自謙為小臣,虔誠地朝拜地下,同時也表達了對江漢地區的景物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南京孝陵的描述,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人以古代歷史為背景,表達了對禮樂傳統的珍視和對過去輝煌時代的向往。詩中所描繪的南京孝陵景觀,以及對萬國歌頌的描寫,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和影響力。
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鳳、龍、秋風、夕陽等,使詩意更加生動而富有感染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文化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歷史遺產的敬重。
整首詩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示了作者對南京孝陵的熱愛和景仰之情,又蘊含了對禮樂傳統、歷史文化的思考和反思。它不僅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也是一首富有文化內涵的作品,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欣賞。
“禮樂千年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jīng yè xiào líng yǒu shù
南京謁孝陵有述
lǐ yuè qiān nián huì, xīng shān sì hǎi kōng.
禮樂千年會,腥膻四海空。
shāng zhōu zhōng kuì dé, táng hàn gǎn lùn gōng.
商周終愧德,唐漢敢論功。
fèng lì guī zhēn tǒng, lóng shān rào jiù gōng.
鳳歷歸真統,龍山繞舊宮。
qiū fēng bà líng shù, luò rì dǐng hú gōng.
秋風霸陵樹,落日鼎湖弓。
wàn guó ōu gē zài, yú shēng fù zài zhōng.
萬國謳歌在,余生覆載中。
xiǎo chén zhān bài dì, jiāng hàn yì cháo dōng.
小臣瞻拜地,江漢亦朝東。
“禮樂千年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