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蘆磯下水平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蘆磯下水平天”全詩
十年客路多隨雁,一樹秋聲總是蟬。
江闊亂分漁火細,灘空長漱岸沙圓。
丁寧說與梢人去,若過芝山且系船。
分類:
《余干問舟》艾性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余干問舟》是宋代艾性夫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感受,抒發了詩人在客路漂泊中的思鄉之情。
詩詞中的"烏桕林頭月上弦,黃蘆磯下水平天"表現了夜晚的美麗景色。"烏桕林頭"指的是黑色的桂樹林,"月上弦"則是指月亮已經升起但還未圓滿,給人以一種神秘而溫柔的感覺。"黃蘆磯下水平天"描繪了江邊的一片平坦的天空,讓人感受到廣袤的江面和寬闊的視野。
接下來的兩句"十年客路多隨雁,一樹秋聲總是蟬"表達了詩人多年來漂泊在外的經歷和思念之情。"十年客路多隨雁"意味著詩人長期以來像候鳥一樣遷徙,而這種不斷變換的環境使他更加思念家鄉。"一樹秋聲總是蟬"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蟬鳴聲在這個季節中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聲音,它們的叫聲似乎在訴說著詩人對家鄉的思念。
"江闊亂分漁火細,灘空長漱岸沙圓"這兩句描繪了江面上的一幅景象。"江闊亂分漁火細"描述了江面上分散閃爍的漁火,給人以一種繁忙而混亂的感覺。"灘空長漱岸沙圓"則展現了灘涂上的景色,干涸的灘涂上長滿了沙子,形成了一片圓滿的景象。
最后兩句"丁寧說與梢人去,若過芝山且系船"表達了詩人的心愿和期待。"丁寧"指的是丁寧鎮,"梢人"則是指船夫。詩人希望能夠與船夫一同前往丁寧,而"芝山"則是指遠離塵囂的一處山嶺,詩人期待著能夠乘船經過芝山,遠離喧囂,尋找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思鄉之情,表達了詩人在漂泊客路中的孤寂和對家鄉的眷戀。詩意深邃而抒情,賞析中充滿了對自然景色的描摹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想。
“黃蘆磯下水平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gān wèn zhōu
余干問舟
wū jiù lín tóu yuè shàng xián, huáng lú jī xià shuǐ píng tiān.
烏桕林頭月上弦,黃蘆磯下水平天。
shí nián kè lù duō suí yàn, yī shù qiū shēng zǒng shì chán.
十年客路多隨雁,一樹秋聲總是蟬。
jiāng kuò luàn fēn yú huǒ xì, tān kōng zhǎng shù àn shā yuán.
江闊亂分漁火細,灘空長漱岸沙圓。
dīng níng shuō yǔ shāo rén qù, ruò guò zhī shān qiě xì chuán.
丁寧說與梢人去,若過芝山且系船。
“黃蘆磯下水平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