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山何崎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山何崎嶇”全詩
秋霽山盡出,日落人獨歸。
云生高高步,泉灑田田衣。
枯巢無還羽,新木有爭飛。
茲焉不可繼,夢寐空清輝。
分類: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送曉公歸庭山(一作歸稽亭)》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曉公歸庭山(一作歸稽亭)》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庭山何崎嶇,寺路緣翠微。
庭山多崎嶇,寺廟的路邊綠意盎然。
秋霽山盡出,日落人獨歸。
秋天的晴天,山中的景色盡情呈現,太陽落下后,人獨自歸家。
云生高高步,泉灑田田衣。
云霧升起,盤旋在山間,溪水涌出田野,滋潤萬物。
枯巢無還羽,新木有爭飛。
老鳥的巢穴無法再使用,新的樹木上的鳥爭相飛翔。
茲焉不可繼,夢寐空清輝。
此刻無法繼續前行,只能在夢中體味空靈的光芒。
詩意:這首詩通過描述庭山的崎嶇景色和自然的變化,表達了時光荏苒,萬物更迭的真實感受。詩人將自然景色與人生道義相結合,表達了對光陰流轉不可逆轉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可能的焦慮。
賞析:這首詩以獨特的描寫方式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流動的時間。庭山的崎嶇山路和寺廟旁的翠綠,描繪出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生機勃勃的景象。而云霧的升起和溪水的流動,更是揭示了時間的流逝和變化。詩人通過老鳥的巢穴無法再使用和新鳥爭飛的描寫,抒發了時間的無情和對未來的不安。最后一句“茲焉不可繼,夢寐空清輝”,表達了對時間和夢想的思考。整首詩在描寫景物的同時,折射出人生的無常和對命運的探索,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審視。
“庭山何崎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iǎo gōng guī tíng shān yī zuò guī jī tíng
送曉公歸庭山(一作歸稽亭)
tíng shān hé qí qū, sì lù yuán cuì wēi.
庭山何崎嶇,寺路緣翠微。
qiū jì shān jǐn chū, rì luò rén dú guī.
秋霽山盡出,日落人獨歸。
yún shēng gāo gāo bù, quán sǎ tián tián yī.
云生高高步,泉灑田田衣。
kū cháo wú hái yǔ, xīn mù yǒu zhēng fēi.
枯巢無還羽,新木有爭飛。
zī yān bù kě jì, mèng mèi kōng qīng huī.
茲焉不可繼,夢寐空清輝。
“庭山何崎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