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烏噪枯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烏噪枯枝”全詩
四山失其蔽,慘淡無奇姿。
是時歲云暮,節物良可悲。
邊馬嘶北風,塞垣草亦衰。
傳聞西南戍,未敢休王師。
不辭征行苦,頗念饋餉遲。
遙憐持戟士,半是五陵兒。
不知家存亡,辛苦臨邊陲。
日暮裘褐單,誰當寄征衣。
分類:
《冬暮》晁公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暮》是一首宋代晁公溯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冬天傍晚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士兵邊境生活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悲涼和對家園的思念之情。
詩詞中的“風林委黃葉,寒烏噪枯枝”描繪了黃葉飛舞、枯枝發出的凄涼聲音,暗示了寒冷的氣候和荒涼的景象。接著,“四山失其蔽,慘淡無奇姿”表達了四周山脈的荒涼和失去了昔日的繁茂景色,整個大自然都顯得凄涼無比。
詩中提到的“歲云暮,節物良可悲”表達了時節將盡、大地衰敗的悲涼之感。同時,詩中還描繪了邊境的景象:“邊馬嘶北風,塞垣草亦衰”,形容了邊境地區的草木凋零,寒風呼嘯,邊馬嘶鳴,凸顯了邊疆的荒涼和危險。
詩中提到了西南戍的傳聞,表明邊境處于戰亂不安之中,而士兵們為了國家的安危,不辭辛勞,忍受艱苦的征戰生活,心系家園:“未敢休王師,不辭征行苦,頗念饋餉遲”。這些士兵被稱為“持戟士”,他們中有一半是出身于五陵名門望族的子弟,這表明即使是貴族子弟也不退縮于征戰,表現了他們的忠誠和勇氣。
最后兩句“不知家存亡,辛苦臨邊陲。日暮裘褐單,誰當寄征衣”表達了士兵們對家人的思念和擔憂,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他們穿著破舊的裘衣,思念家人的心情無人能懂,也無人能替他們托寄征衣。
整首詩以凄涼的冬日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荒涼和士兵們的邊境生活,傳遞了對戰爭的悲傷和對家園的思念之情。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和情感都展現了晁公溯對戰亂時期的社會和人民命運的關切,表達了對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向往。
“寒烏噪枯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mù
冬暮
fēng lín wěi huáng yè, hán wū zào kū zhī.
風林委黃葉,寒烏噪枯枝。
sì shān shī qí bì, cǎn dàn wú qí zī.
四山失其蔽,慘淡無奇姿。
shì shí suì yún mù, jié wù liáng kě bēi.
是時歲云暮,節物良可悲。
biān mǎ sī běi fēng, sāi yuán cǎo yì shuāi.
邊馬嘶北風,塞垣草亦衰。
chuán wén xī nán shù, wèi gǎn xiū wáng shī.
傳聞西南戍,未敢休王師。
bù cí zhēng xíng kǔ, pō niàn kuì xiǎng chí.
不辭征行苦,頗念饋餉遲。
yáo lián chí jǐ shì, bàn shì wǔ líng ér.
遙憐持戟士,半是五陵兒。
bù zhī jiā cún wáng, xīn kǔ lín biān chuí.
不知家存亡,辛苦臨邊陲。
rì mù qiú hè dān, shuí dāng jì zhēng yī.
日暮裘褐單,誰當寄征衣。
“寒烏噪枯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