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流漲未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流漲未平”全詩
云低催夕暝。
江濁污秋清。
尚覺物多累,敢期詩有聲。
窮愁今至骨,書或似虞卿。
分類:
《白日》晁公溯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日》是宋代晁公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日寒無色,黃流漲未平。
云低催夕暝,江濁污秋清。
這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寒冷的白天。晁公溯運用了色彩的對比,用"白日"和"黃流"來突出白天的寒冷與不活躍。"白日寒無色"一句表達了白晝的冷漠和缺乏活力,"黃流漲未平"則描繪了江水泛濫的景象,暗示著一種不安定的局勢。
"云低催夕暝,江濁污秋清"這兩句描寫了天空與江水的狀態。"云低催夕暝"意味著云層低垂,夕陽漸漸西沉,暗示了一天的結束。"江濁污秋清"則展示了江水的渾濁與秋天的清凈,暗示了社會動蕩與個人內心的紛亂。
整首詩運用了自然景象的象征手法,抒發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焦慮與憂愁。詩人以自然景物作為隱喻,表達了自己對于當時社會動蕩、個人境遇不佳的無奈和痛苦。詩中所描繪的自然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愁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凸顯了詩人的情感。
詩人在最后兩句"尚覺物多累,敢期詩有聲。窮愁今至骨,書或似虞卿"中表達了自己的希望和期待。詩人認為自己的心境困頓,但仍然渴望通過詩歌來發聲,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情。最后一句提到"虞卿",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虞世南,表明詩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達到虞世南那樣的境地,寄予了對文學功名的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無奈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文學創作的渴望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詩詞表達了晁公溯對于個人遭遇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反思,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人們內心的不安。
“黃流漲未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rì
白日
bái rì hán wú sè, huáng liú zhǎng wèi píng.
白日寒無色,黃流漲未平。
yún dī cuī xī míng.
云低催夕暝。
jiāng zhuó wū qiū qīng.
江濁污秋清。
shàng jué wù duō lèi, gǎn qī shī yǒu shēng.
尚覺物多累,敢期詩有聲。
qióng chóu jīn zhì gǔ, shū huò shì yú qīng.
窮愁今至骨,書或似虞卿。
“黃流漲未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