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帶雨辭殿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梨花帶雨辭殿隅”全詩
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見先嗟吁。
三千粉黛爾殊絕,謀身獨拙何蠢愚。
梨花帶雨辭殿隅,遺恨畫工猶可誅。
世人重色多欷歔,不思婉孌同戈殳。
君王蚤識應耽娛,皇天為遣投穹廬。
乃知漢計自不疏,畫工憂國非奸諛。
君不見后世佳人號太真,坐令九鼎污胡塵。
當時早解揮妖麗,長作開元一圣郡。
分類:
《和徐紹奕昭君圖》陳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徐紹奕昭君圖》是宋代陳宓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漢家無計餌單于,
掖庭為出千金銖。
秀色妍姿玉不如,
天子一見先嗟吁。
三千粉黛爾殊絕,
謀身獨拙何蠢愚。
梨花帶雨辭殿隅,
遺恨畫工猶可誅。
世人重色多欷歔,
不思婉孌同戈殳。
君王蚤識應耽娛,
皇天為遣投穹廬。
乃知漢計自不疏,
畫工憂國非奸諛。
君不見后世佳人號太真,
坐令九鼎污胡塵。
當時早解揮妖麗,
長作開元一圣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陳宓用來贊美畫家徐紹奕繪制的昭君圖的作品。詩詞描繪了昭君的美貌和不幸遭遇,以及畫工的忠誠和憂國之情。
詩中描述了漢朝無計應對匈奴單于的困境,只能以貴重的金銀財寶來取悅單于。然而,昭君的美麗卻超越了金銀的價值,讓天子見到她后不禁嘆息。她被描繪成秀麗妍媚,比玉石還要美麗。三千佳麗中,她獨具絕艷之貌,而她卻因被迫嫁給單于而感到無奈。
詩詞中提到梨花帶雨辭殿隅,表達了昭君離別宮廷的悲傷情緒。畫工為了表達對昭君的遺恨,將她的形象繪制得惟妙惟肖,使人感到憤慨。整首詩詞通過對昭君的形容和畫工的忠誠,表達了作者對昭君的同情和對畫工的贊賞。
詩詞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世人對美色的追求,卻忽略了昭君的悲慘遭遇和她的忠貞。君王過早地追求享樂,而忽視了國家的安危。只有皇天才能遣送昭君投入穹廬(即上天),顯露出漢朝統治者的短視和對美色的迷戀。
最后,詩中提到了后世的佳人號稱太真,但卻坐看著九鼎被污染成胡人的塵土。這是對漢朝昭君遭遇的反思。作者希望畫工能早早地將昭君的妖麗形象展現出來,成為開元時期的圣郡(指長安,當時的都城),以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轍。
這首詩詞通過對昭君的妍姿和遭遇的描繪,以及對畫工忠誠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昭君的同情和對畫工的欽佩詩詞《和徐紹奕昭君圖》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漢朝無計獻給單于,
宮廷出動千金銖。
秀色妍姿不如她,
天子一見先感嘆。
三千美女中她獨特,
計謀無智何可取。
梨花帶雨離殿角,
畫工對她的遺恨仍可斬。
世人重視美色哀嘆,
不思婉孌如戈戟。
君王早早沉溺享樂,
皇天派她來到穹廬。
由此可知漢朝的計謀無疏忽,
畫工擔憂國家非奸諛。
難道君王沒有看到后世的佳人太真,
坐看九鼎被污黏。
當時就該早早展示她的妖媚,
長久作為開元時代的圣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陳宓為贊揚畫家徐紹奕繪制的《昭君圖》而創作的。詩中描繪了昭君的美麗和悲慘遭遇,以及畫工對她的忠誠和憂國之情。
詩中描述了漢朝面對匈奴單于時無計可施,只能動用貴重的金銀來取悅單于。然而,昭君的美麗超過了金銀的價值,天子一見她就感嘆不已。她被描繪為秀麗妍媚,比玉石還要美麗。在眾多美女中,她獨具特色,計謀無法取得她的心。離別時,她像梨花帶著雨水離開了宮殿的角落,畫工對她的遺恨仍然可斬。
詩中提到世人重視美色,卻不思婉孌之美如同戈戟(指昭君的美麗和忠貞)。君王過早地陶醉于享樂之中,忽視了國家的安危。只有皇天才能派昭君來到天空之中,這表明漢朝統治者的計策并沒有疏忽,畫工憂慮國家并非奸諛。
詩的最后提到后世的佳人號稱太真,但她坐看九鼎被污黏。這是對漢朝昭君遭遇的反思。作者希望畫工早早地展示她的妖媚之美,長久地成為開元時代的圣城(指長安),以警示后人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首詩通過描繪昭君的妍姿和遭遇,以及對畫工忠誠的贊揚,表達了作者對昭君的同情和對畫工的敬佩。它呈現了一個復雜的歷史故事,強調了美麗、忠誠和國家的價值。
“梨花帶雨辭殿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ú shào yì zhāo jūn tú
和徐紹奕昭君圖
hàn jiā wú jì ěr chán yú, yè tíng wèi chū qiān jīn zhū.
漢家無計餌單于,掖庭為出千金銖。
xiù sè yán zī yù bù rú, tiān zǐ yī jiàn xiān jiē xū.
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見先嗟吁。
sān qiān fěn dài ěr shū jué, móu shēn dú zhuō hé chǔn yú.
三千粉黛爾殊絕,謀身獨拙何蠢愚。
lí huā dài yǔ cí diàn yú, yí hèn huà gōng yóu kě zhū.
梨花帶雨辭殿隅,遺恨畫工猶可誅。
shì rén zhòng sè duō xī xū, bù sī wǎn luán tóng gē shū.
世人重色多欷歔,不思婉孌同戈殳。
jūn wáng zǎo shí yīng dān yú, huáng tiān wèi qiǎn tóu qióng lú.
君王蚤識應耽娛,皇天為遣投穹廬。
nǎi zhī hàn jì zì bù shū, huà gōng yōu guó fēi jiān yú.
乃知漢計自不疏,畫工憂國非奸諛。
jūn bú jiàn hòu shì jiā rén hào tài zhēn, zuò lìng jiǔ dǐng wū hú chén.
君不見后世佳人號太真,坐令九鼎污胡塵。
dāng shí zǎo jiě huī yāo lì, zhǎng zuò kāi yuán yī shèng jùn.
當時早解揮妖麗,長作開元一圣郡。
“梨花帶雨辭殿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