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夜閨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耿耿夜閨空”全詩
繡戶流宵月,羅帷坐曉風。
魂飛沙帳北,腸斷玉關中。
尚自無消息,錦衾那得同。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雜曲歌辭·昔昔鹽·風月守空閨》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昔昔鹽·風月守空閨》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原文和譯文:
良人猶遠戍,耿耿夜閨空。
繡戶流宵月,羅帷坐曉風。
魂飛沙帳北,腸斷玉關中。
尚自無消息,錦衾那得同。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婦人在戰亂時期思念遠在邊疆的丈夫的心情。她孤獨地守著空空的閨房,每當夜晚繡戶,流淌進來的月光會讓她回憶起與丈夫共度美好時光;而在黎明時分,她倚著羅帷坐在床邊,感受著清晨的微風。她的靈魂仿佛飄到了丈夫所在的沙帳北方,而她的心腸則像玉關(邊境要塞)一樣被切割得生疼。盡管沒有消息,但她對丈夫仍然充滿期待,希望能和他共度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深沉的情感傳達了一個婦人在戰亂時期的孤獨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通過描寫閨房中的月光和清晨微風,詩人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婦人內心的寂寞和渴望。詩中的"魂飛沙帳北,腸斷玉關中"這兩句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心靈的痛楚。盡管沒有消息,但婦人仍然保持著對丈夫的思念和期待,這展現了她對愛的忍耐和堅持。
這首詩通過寫實而凄涼的情感描寫,展現了唐代戰亂時期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來襯托婦人的內心感受,增強了詩意的深刻性和思想的內涵。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家庭與愛情的珍視和對戰亂時期的不滿,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和社會關懷。
“耿耿夜閨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xī xī yán fēng yuè shǒu kōng guī
雜曲歌辭·昔昔鹽·風月守空閨
liáng rén yóu yuǎn shù, gěng gěng yè guī kōng.
良人猶遠戍,耿耿夜閨空。
xiù hù liú xiāo yuè, luó wéi zuò xiǎo fēng.
繡戶流宵月,羅帷坐曉風。
hún fēi shā zhàng běi, cháng duàn yù guān zhōng.
魂飛沙帳北,腸斷玉關中。
shàng zì wú xiāo xī, jǐn qīn nà de tóng.
尚自無消息,錦衾那得同。
“耿耿夜閨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