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卷思君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卷思君處”全詩
春花那見照,暮色已頻欺。
欲卷思君處,將啼裛淚時。
何年征戍客,傳語報佳期。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雜曲歌辭·昔昔鹽·彩鳳逐帷低》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昔昔鹽·彩鳳逐帷低》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巧繡雙飛鳳,朝朝伴下帷。
春花那見照,暮色已頻欺。
欲卷思君處,將啼裛淚時。
何年征戍客,傳語報佳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思念心切的女子,她比喻自己為一只彩鳳,紡織精美的雙飛鳳圖案。她每天都伴隨著這幅圖案,在帷幕下追尋著自己的意中人。然而,春花無法照見他的面容,而黃昏的暗影卻頻頻欺騙她,增加了她對愛人的思念之苦。她希望能夠卷起帷幕,和心愛的人相會,但每當她流淚悲傷的時候,又希望能夠傳達給征戍的愛人她的思念和等待。
賞析:
這首詩以彩鳳追隨下帷作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表達了女子對于愛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運用了巧妙的比喻手法,將自己比作彩鳳,彰顯了女子的高貴和純潔。同時,通過對春花和暮色的描寫,詩人增加了詩詞的感情色彩,表達了女子對愛人的思念之苦和不安。最后兩句“何年征戍客,傳語報佳期”,表達了女子對愛人的牽掛,以及她期待與愛人團聚的愿望。整首詩抒發了女子對愛情的癡迷和深情,給人以美好的思考和感受。
“欲卷思君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xī xī yán cǎi fèng zhú wéi dī
雜曲歌辭·昔昔鹽·彩鳳逐帷低
qiǎo xiù shuāng fēi fèng, zhāo zhāo bàn xià wéi.
巧繡雙飛鳳,朝朝伴下帷。
chūn huā nà jiàn zhào, mù sè yǐ pín qī.
春花那見照,暮色已頻欺。
yù juǎn sī jūn chù, jiāng tí yì lèi shí.
欲卷思君處,將啼裛淚時。
hé nián zhēng shù kè, chuán yǔ bào jiā qī.
何年征戍客,傳語報佳期。
“欲卷思君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