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因回使寄征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因回使寄征人”全詩
官家亦自寄衣去,貴從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無侍子,不得自到邊城里。
殷勤為看初著時,征夫身上宜不宜。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寄衣曲》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衣曲》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女子為遠行的征夫縫衣的辛苦與牽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織素縫衣獨苦辛,
我遠因回,將衣物寄給遠行的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
貴人從我手中穿上衣物。
高堂的姑婆年紀已老,沒有侍奉的兒子,
不能自己去邊城探望。
殷勤詢問初次穿上時,
遠行的夫君穿了適不適合。
詩歌描繪的是一個女子在織布和縫衣的過程中表達出的思念之情。女子為了遠行的夫君,寄送衣物給他,但又擔心這些衣物是否合適,希望他穿上后能夠保暖舒適。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女子身份的尊貴,因為她有資格為官家貴人親手縫衣。
這首詩描寫了女子在思念中感受到的一種寄托和關懷,展現了她對丈夫的牽掛和為他付出的辛苦努力。通過織布和縫衣的描寫,詩詞表現出家庭生活中婦女的重要作用和為其它家人默默付出的形象。整首詩將女子對丈夫的思念與家庭生活中的瑣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生動展現了當時女性的家庭角色和情感體驗。
“遠因回使寄征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ī qū
寄衣曲
zhī sù féng yī dú kǔ xīn, yuǎn yīn huí shǐ jì zhēng rén.
織素縫衣獨苦辛,遠因回使寄征人。
guān jiā yì zì jì yī qù,
官家亦自寄衣去,
guì cóng qiè shǒu zhe jūn shēn.
貴從妾手著君身。
gāo táng gū lǎo wú shì zi, bù dé zì dào biān chéng lǐ.
高堂姑老無侍子,不得自到邊城里。
yīn qín wèi kàn chū zhe shí, zhēng fū shēn shàng yí bù yí.
殷勤為看初著時,征夫身上宜不宜。
“遠因回使寄征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