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可燭朦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聊可燭朦朧”全詩
好辯若無益,庶以雷群聾。
群仙去已久,吾儕當嗣功。
分類: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是宋代詩人陳普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種空談未能深入實質的情景,將辯論與無益進行了對比,以此表達了對言辭虛浮的批判。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群仙離去和后人肩負繼承使命的思考。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空言未深切,聊可燭朦朧。
好辯若無益,庶以雷群聾。
群仙去已久,吾儕當嗣功。
詩意:
這首詩以辯論和空談的對比,表達了對空洞辯論的批判。作者認為,光是辯論而缺乏實質的探討,只會使問題變得模糊不清。與其糾纏于無用的爭辯,不如通過實際行動來取得實質的成就。詩中還包含了對群仙離去和后人肩負繼承使命的暗示,呼喚著當代人要繼續前人的努力,以實際行動來完成自己的使命。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對空談辯論的深思。詩人通過使用對比手法,將空言與燭光、好辯與雷聲進行了對照,形象地表達了辯論的虛浮和無益。他呼喚讀者要以實際行動來取得真正的成就,而不是陷入無謂的爭辯之中。
詩中的群仙離去和后人繼承使命的暗示,也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它可以被解讀為對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淀的思考,同時也是對后人在現實中肩負責任的鞭策。通過這種意境的營造,詩人激勵人們要繼承前人的努力,以實際行動來完成自己的使命,推動社會的進步。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空洞辯論的批判,并呼喚人們以實際行動來追求真正的成就。它在文化傳承和責任擔當方面也給予了讀者深思。這首詩展示了陳普對于言辭與行動之間關系的思考,同時也體現了他對后人的期望。
“聊可燭朦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dá xióng qù fēi qī xī yù yǔ jiàn hòu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kōng yán wèi shēn qiè, liáo kě zhú méng lóng.
空言未深切,聊可燭朦朧。
hǎo biàn ruò wú yì, shù yǐ léi qún lóng.
好辯若無益,庶以雷群聾。
qún xiān qù yǐ jiǔ, wú chái dāng sì gōng.
群仙去已久,吾儕當嗣功。
“聊可燭朦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