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龍起為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鞭龍起為雨”全詩
盈滿涸可待,驟雨空翻盆。
鵝峰此邦鎮,秀潤草木繁。
泄為石井泉,永與天地存。
平湖十頃開,風漪綠荷翻。
意共一脈落,高下相吐吞。
清游二三丈,歸途朋黃錯。
咫尺阻同集,知我真憚煩。
相期一朝去,雷電當飛奔。
鞭龍起為雨,微功不須論。
分類:
《和胡應祥游石進韻》陳文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胡應祥游石進韻》是宋代陳文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世間潢潦水,可嘆無根源。
在這世間,洶涌的水流,可悲地沒有源頭。
詩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幻、無常的感慨。生活中的事物如同水流般流轉不定,沒有固定的根基,給人一種無所依靠、無法捉摸的感覺。
盈滿涸可待,驟雨空翻盆。
滿了又干,干了又滿,期待的是暴雨的到來,但空空如也。
這兩句通過對水的描繪,寓意人事無常,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無論是對于個人的追求還是社會的變遷,都充滿了曲折和無常。
鵝峰此邦鎮,秀潤草木繁。
鵝峰山作為這個國家的鎮守,山上的草木繁盛茂美。
這兩句描繪了自然界的景觀,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與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時,也含有對國家的期望和對和平安定的向往。
泄為石井泉,永與天地存。
山泉水從石井中涌出,與天地永存。
這兩句表達了自然界中的水源是永恒不變的,與天地同在。它們是源源不斷的,象征著生命與希望的延續。
平湖十頃開,風漪綠荷翻。
平靜的湖面上開滿了十頃的荷花,微風吹來,水面泛起漣漪。
這兩句描繪了寧靜的湖泊和盛開的荷花,展示了自然景觀的美麗與寧靜。荷花在微風中搖曳起舞,給人以寧靜與祥和的感覺。
意共一脈落,高下相吐吞。
情感相通,在詩詞中流露,高下之間互相傾訴。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無論高下之別,詩人與朋友們都能心意相通,傾訴心聲。
清游二三丈,歸途朋黃錯。
清風徐徐地游覽兩三丈,回程時與朋友失散。
這兩句描述了詩人的清幽游覽,但在歸途中與朋友失散。旅途中的離別和別離,使詩人感到孤寂和迷茫。
咫尺阻同集,知我真憚煩。
就在眼前卻因種種原因無法相聚,我知道這是命運給我的考驗。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與朋友們近在咫尺卻無法相聚的心情。詩人明白這是命運的安排,但對于這種阻隔感到煩惱和無奈。
相期一朝去,雷電當飛奔。
約定在某個日子相見,雷電般快速趕來。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與朋友們相約再見的決心和期待。作者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與朋友們再次相聚,就像雷電般迅速地趕來。
鞭龍起為雨,微功不須論。
揮動鞭子引起龍卷風和雨水,微小的力量不值一提。
這兩句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相聚的場景。詩人比喻自己揮動鞭子引起了龍卷風和雨水,以表達對于微小力量的自謙和謙虛。
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事變幻的思考,這首詩詞《和胡應祥游石進韻》表達了詩人對世間事物無常性的感慨和對友誼、自然的贊美。詩人借助自然的意象,表達了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視。整首詩詞以平和的語調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哲學思考。
“鞭龍起為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ú yīng xiáng yóu shí jìn yùn
和胡應祥游石進韻
shì jiān huáng lǎo shuǐ, kě tàn wú gēn yuán.
世間潢潦水,可嘆無根源。
yíng mǎn hé kě dài, zhòu yǔ kōng fān pén.
盈滿涸可待,驟雨空翻盆。
é fēng cǐ bāng zhèn, xiù rùn cǎo mù fán.
鵝峰此邦鎮,秀潤草木繁。
xiè wèi shí jǐng quán, yǒng yǔ tiān dì cún.
泄為石井泉,永與天地存。
píng hú shí qǐng kāi, fēng yī lǜ hé fān.
平湖十頃開,風漪綠荷翻。
yì gòng yī mài luò, gāo xià xiāng tǔ tūn.
意共一脈落,高下相吐吞。
qīng yóu èr sān zhàng, guī tú péng huáng cuò.
清游二三丈,歸途朋黃錯。
zhǐ chǐ zǔ tóng jí, zhī wǒ zhēn dàn fán.
咫尺阻同集,知我真憚煩。
xiāng qī yī zhāo qù, léi diàn dāng fēi bēn.
相期一朝去,雷電當飛奔。
biān lóng qǐ wèi yǔ, wēi gōng bù xū lùn.
鞭龍起為雨,微功不須論。
“鞭龍起為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