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能恨南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焉能恨南極”全詩
一日作遠游,江頭因目極。
桃花春未漲,水落略見石。
望斷淮山青,隔岸才咫尺。
恃此一葦航,焉能恨南極。
云屯十萬眾,守衛以人力。
無御有良將,成城眾心得。
江淮唇齒勢,如家護墻壁。
守淮好守江,淮民須愛惜。
我朝圣澤深,不在險在德。
慈儉今天子,邇遐無間事。
大臣百執事,根本共培植。
分類:
《石潭道中追賦大江》陳文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潭道中追賦大江》是宋代陳文蔚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大江為背景,表達了對江的追思與感慨,抒發了對國家、人民和道德的思考和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生于大江東,與江不相識。
一日作遠游,江頭因目極。
桃花春未漲,水落略見石。
望斷淮山青,隔岸才咫尺。
恃此一葦航,焉能恨南極。
云屯十萬眾,守衛以人力。
無御有良將,成城眾心得。
江淮唇齒勢,如家護墻壁。
守淮好守江,淮民須愛惜。
我朝圣澤深,不在險在德。
慈儉今天子,邇遐無間事。
大臣百執事,根本共培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詩人在大江邊的游歷,抒發了對江的情感和對國家、人民的思考。詩人一開始表明自己與江不相識,但是當他來到江邊時,被江的壯麗景色所吸引,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馳神往。他看到桃花尚未盛開,水位下降,露出了石頭。他遠望著對岸的青山,雖然相距不遠,卻由于江水的阻隔而顯得遙遠。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江的依賴和對江的贊美。他以一葦之舟為喻,表示自己雖然只有微薄的力量,卻能順應江的潮流,不會對南極的冰冷懷有怨恨。他提到云屯十萬眾,形容江的邊界上有無數守衛,雖然沒有皇帝,但是有英勇的將領,他們憑借著人力守護著城池,民眾的心也因此得到安定。
接下來,詩人談到了江淮之間的關系。他形容江淮之間的關系就像家庭中的墻壁,淮民應該像愛護家的墻壁一樣珍惜和維護江淮之間的關系。他強調國家的繁榮不僅僅依靠地理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團結和對家國的熱愛。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國家的期望和對圣明君主的贊揚。他認為國家的圣澤深厚,不僅僅取決于地勢的險要,更重要的是君主的德行。他稱贊當前的天子慈悲節儉,能夠關心國家內外的事務。他還表揚百官們的忠誠和盡職,認為他們是國家的根基,共同培植著國家的繁榮。
整首詩詞以江為背景,通過對江的描繪和對國家、人民的贊美,抒發了詩人對家國的深情厚意。通過對江的思考,詩人展示了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關切,強調了團結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政治社會的象征隱喻,以及對江淮關系和國家治理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社會和國家的深入觀察和思考。整首詩詞既有情感的表達,又有社會意義的寓意,具有一定的抒情和議論性質,是一首富有思想內涵和藝術美感的作品。
“焉能恨南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tán dào zhōng zhuī fù dà jiāng
石潭道中追賦大江
wǒ shēng dà jiāng dōng, yǔ jiāng bù xiāng shí.
我生大江東,與江不相識。
yī rì zuò yuǎn yóu, jiāng tóu yīn mù jí.
一日作遠游,江頭因目極。
táo huā chūn wèi zhǎng, shuǐ luò lüè jiàn shí.
桃花春未漲,水落略見石。
wàng duàn huái shān qīng, gé àn cái zhǐ chǐ.
望斷淮山青,隔岸才咫尺。
shì cǐ yī wěi háng, yān néng hèn nán jí.
恃此一葦航,焉能恨南極。
yún tún shí wàn zhòng, shǒu wèi yǐ rén lì.
云屯十萬眾,守衛以人力。
wú yù yǒu liáng jiàng, chéng chéng zhòng xīn dé.
無御有良將,成城眾心得。
jiāng huái chún chǐ shì, rú jiā hù qiáng bì.
江淮唇齒勢,如家護墻壁。
shǒu huái hǎo shǒu jiāng, huái mín xū ài xī.
守淮好守江,淮民須愛惜。
wǒ cháo shèng zé shēn, bù zài xiǎn zài dé.
我朝圣澤深,不在險在德。
cí jiǎn jīn tiān zǐ, ěr xiá wú jiàn shì.
慈儉今天子,邇遐無間事。
dà chén bǎi zhí shì, gēn běn gòng péi zhí.
大臣百執事,根本共培植。
“焉能恨南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