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同入丹玄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與君同入丹玄鄉”全詩
仙人勸我食,令我頭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絳囊,書中不得傳此方。
君能來作棲霞侶,與君同入丹玄鄉。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寄菖蒲》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菖蒲》是唐代詩人張籍的作品,詩中描述了作者在一塊石上生長的菖蒲,并通過與仙人的對話表達了對長壽的向往和對仙人不愿傳授長壽之方的無奈。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節。
仙人勸我食,令我頭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絳囊,書中不得傳此方。
君能來作棲霞侶,與君同入丹玄鄉。
詩意:
詩人張籍以一塊石上生長的菖蒲為主題,通過描寫菖蒲的生長狀態來寄托自己對長壽的渴望。詩中出現了一位仙人,他勸詩人食用菖蒲以獲得長壽之力。然而,詩人表示盡管他想要獲得長壽,但他卻不愿通過吃菖蒲而讓自己變得蒼白而無血色。最后,詩人將自己的無奈之情表達給詩中的朋友,并表達了希望能與他一同成為棲霞侶人,一同進入神仙之境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長壽的追求。通過描述菖蒲的成長過程和不愿吃菖蒲的態度,作者傳達了他對長壽的愿望,同時表達了對仙人不傳長壽之方的無奈之情。詩中的仙人不具體描寫,使得仙人更具神秘感和超然性,增強了詩中的仙境意象。最后,作者希望能夠與朋友一同進入棲霞和丹玄這兩個神仙之境,表達了對友情和幸福的向往。
整首詩內容簡潔,言辭質樸,給人一種靜謐祥和的感覺。通過對菖蒲的描寫,作者憑借想象力展現了自己對長壽和仙界的向往,同時也借此揭示了人類對美好和長壽的向往。整首詩情感溫婉,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對長壽的渴望,使得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一種美好、祥和的詩意境界。
“與君同入丹玄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āng pú
寄菖蒲
shí shàng shēng chāng pú, yī cùn shí èr jié.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節。
xiān rén quàn wǒ shí, lìng wǒ tóu qīng miàn rú xuě.
仙人勸我食,令我頭青面如雪。
féng rén jì jūn yī jiàng náng, shū zhōng bù dé chuán cǐ fāng.
逢人寄君一絳囊,書中不得傳此方。
jūn néng lái zuò qī xiá lǚ,
君能來作棲霞侶,
yǔ jūn tóng rù dān xuán xiāng.
與君同入丹玄鄉。
“與君同入丹玄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