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知窮旅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頗知窮旅人”全詩
頗知窮旅人,百金換顏形。
念爾雖微根,同稟造化靈。
自古有枯旱,人類幾千齒。
恐是自生化,難皆問蒼冥。
野草人不鄰,何獨不凋零。
分類:
《觀村中禱雨三首》戴表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村中禱雨三首》是宋代戴表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昨日苗穗赤,今朝灑然青。
昨天的苗穗是紅色的,今天卻變成了翠綠。這里以苗穗的變化來象征著旱情的改善,表達了對雨水的渴望和對農業豐收的期盼。
頗知窮旅人,百金換顏形。
我們都明白,貧窮的旅人只需花上百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容貌。這里通過對旅人換顏的描繪,暗示了人們對于自然界的力量以及人類能力的無奈和渺小感。
念爾雖微根,同稟造化靈。
雖然你的根源微小,但你同樣共享著造物主的神靈。這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認為盡管人類微不足道,但仍與自然界共享同樣的生命力量。
自古有枯旱,人類幾千齒。
自古以來,干旱災害就一直存在,人類歷經了幾千年。這里提到了人類長期以來與干旱災害的斗爭,強調了干旱對人類生存的影響和挑戰。
恐是自生化,難皆問蒼冥。
恐怕這是自然界自身的變化,難以得到天地間的解答。這里表達了對于自然界奧秘的思考,人類難以理解和解答一切自然現象。
野草人不鄰,何獨不凋零。
野草雖然與人類無關,但它們為何不會枯萎凋零呢?這里通過對野草的描繪,暗示了生命力的頑強和自然界的奇妙。
這首詩詞《觀村中禱雨三首》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借助苗穗、旅人、野草等形象,表達了對雨水的渴望、對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對生命力的贊美。通過對自然和人類的對比,詩人展現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微小和無奈,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和共生關系。整首詩詞意境深遠,寓意深刻,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頗知窮旅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cūn zhōng dǎo yǔ sān shǒu
觀村中禱雨三首
zuó rì miáo suì chì, jīn zhāo sǎ rán qīng.
昨日苗穗赤,今朝灑然青。
pō zhī qióng lǚ rén, bǎi jīn huàn yán xíng.
頗知窮旅人,百金換顏形。
niàn ěr suī wēi gēn, tóng bǐng zào huà líng.
念爾雖微根,同稟造化靈。
zì gǔ yǒu kū hàn, rén lèi jǐ qiān chǐ.
自古有枯旱,人類幾千齒。
kǒng shì zì shēng huà, nán jiē wèn cāng míng.
恐是自生化,難皆問蒼冥。
yě cǎo rén bù lín, hé dú bù diāo líng.
野草人不鄰,何獨不凋零。
“頗知窮旅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