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露澹幽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萱露澹幽叢”全詩
滴瀝仙閣漏,肅穆禁池風。
竹月泛涼影,萱露澹幽叢。
地清物態勝,宵閑琴思通。
時屬雅音際,迥凝虛抱中。
達人掌樞近,常與隱默同。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奉和舍人叔直省時思琴》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舍人叔直省時思琴》是唐代張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藹藹紫薇直,秋意深無窮。
這里描繪了紫薇樹林的景象,形容樹木蔥蘢繁盛,給人以親切和溫暖的感覺。秋天的意味非常濃厚,充滿了深沉而無窮盡的情感。
滴瀝仙閣漏,肅穆禁池風。
以"滴瀝"來形容仙閣漏水聲,表達了靜寂的氛圍。禁池中的風也顯得莊嚴肅穆,給人一種莊重而清幽的感覺。
竹月泛涼影,萱露澹幽叢。
描繪了竹林下的月光倒映在地上,給人以涼爽的感覺。萱草上的露水顯得淡雅而幽遠,使整個景象更加靜謐和寧靜。
地清物態勝,宵閑琴思通。
這里形容大地清澈而美麗,物象生動而勝過其他。夜晚的閑暇時光,使人的琴思得以貫通,即思緒得以自由流暢,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時屬雅音際,迥凝虛抱中。
這里指的是當時正值雅樂盛行的時代,雅樂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人們的心靈在這美妙的音樂中迥然凝聚,如同融入了虛無的懷抱中。
達人掌樞近,常與隱默同。
這里指的是有才華的人們掌握著重要的權力,與隱居的智者常常心靈相通。作者表達了對于詩人自身境遇的思考,以及對于高層官員和隱士生活態度的對比。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清幽和雅致的追求。同時,詩人也暗示了自身的境遇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給人以寧靜、凝重和深沉的感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萱露澹幽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 rén shū zhí shěng shí sī qín
奉和舍人叔直省時思琴
ǎi ǎi zǐ wēi zhí, qiū yì shēn wú qióng.
藹藹紫薇直,秋意深無窮。
dī lì xiān gé lòu, sù mù jìn chí fēng.
滴瀝仙閣漏,肅穆禁池風。
zhú yuè fàn liáng yǐng, xuān lù dàn yōu cóng.
竹月泛涼影,萱露澹幽叢。
dì qīng wù tài shèng, xiāo xián qín sī tōng.
地清物態勝,宵閑琴思通。
shí shǔ yǎ yīn jì, jiǒng níng xū bào zhōng.
時屬雅音際,迥凝虛抱中。
dá rén zhǎng shū jìn, cháng yǔ yǐn mò tóng.
達人掌樞近,常與隱默同。
“萱露澹幽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