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使奏清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使奏清徽”全詩
幽蕙零落色,暗螢參差飛。
病生秋風簟,淚墮月明衣。
無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夜懷》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懷》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窮居積遠念,轉轉迷所歸。
幽蕙零落色,暗螢參差飛。
病生秋風簟,淚墮月明衣。
無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窮困潦倒的人在深夜中的思緒。他身處偏遠的住所,思念之情無法停止,感到迷茫無所歸宿。夜晚中,花朵凋零而幽香仍存,微弱的螢火蟲飛舞參差不齊。他生病躺在秋風中的席子上,淚水滴落在明亮的月光下的衣裳上。他坐在這里,沒有憂愁,卻感到孤寂。他再次彈奏起清脆悅耳的琴音。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幽的語言和意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迷茫。窮困的生活環境和遠離繁華之地的居住地使作者感到無所依歸,思念之情濃烈。詩中的幽蕙零落色和暗螢參差飛,通過描繪花朵凋零和微弱的螢火蟲,表達了離散和孤獨的意象。病中的作者在秋風中,淚水滴落在明亮的月光下,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傷感和憂愁。然而,盡管面臨困境,作者仍然能夠通過音樂來尋找心靈的慰藉,展現了他的才華和堅強的意志。
整首詩詞以寂寞、孤獨和迷茫為主題,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抒發內心的情感,展現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同時,詩中的音樂元素也為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悅耳的美感。這首詩詞既反映了唐代社會中一部分人的貧困和孤獨,也抒發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心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重使奏清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huái
夜懷
qióng jū jī yuǎn niàn, zhuǎn zhuǎn mí suǒ guī.
窮居積遠念,轉轉迷所歸。
yōu huì líng lào shǎi, àn yíng cēn cī fēi.
幽蕙零落色,暗螢參差飛。
bìng shēng qiū fēng diàn, lèi duò yuè míng yī.
病生秋風簟,淚墮月明衣。
wú chóu zuò jì mò, zhòng shǐ zòu qīng huī.
無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重使奏清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