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疑無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去疑無路”出自宋代戴表元的《桕坑》,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xī qù yí wú lù,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西去疑無路”全詩
《桕坑》
西去疑無路,誰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隱山前古,村經水后貧。
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隱山前古,村經水后貧。
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分類:
《桕坑》戴表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桕坑》是宋代詩人戴表元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鄉村景色,表達了對鄉土之美的贊美和對田園生活的思念。
譯文:
西去疑無路,誰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隱山前古,村經水后貧。
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詩意:
這首詩借用了鄉間小徑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思念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描繪了一條看似無路的西行之路,卻發現原來是一處名為剡津的地方。行走的人們常常采集桕果,而居住的人們則以采掘苓草為生。古寺隱藏在山前,村莊經過水邊,雖然生活貧困,但人們仍然不忘前來祭拜農田之神。
賞析:
《桕坑》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田園鄉村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詩人通過描寫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計,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的桕果和苓草成為了鄉村生活的象征,透露出一種簡樸而充滿生機的氛圍。古寺和水邊的村莊則增添了一絲古樸和寧靜的氣息。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深情追憶,喚起了讀者對自然和鄉土之美的共鳴。
“西去疑無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ù kēng
桕坑
xī qù yí wú lù, shéi zhī shì shàn jīn.
西去疑無路,誰知是剡津。
xíng duō shōu jiù kè, zhù yǒu jué líng rén.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sì yǐn shān qián gǔ, cūn jīng shuǐ hòu pín.
寺隱山前古,村經水后貧。
shí shí bǎi lǐ wài, lái cǐ jì tián shén.
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西去疑無路”平仄韻腳
拼音:xī qù yí wú lù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西去疑無路”的相關詩句
“西去疑無路”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西去疑無路”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西去疑無路”出自戴表元的 《桕坑》,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