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務藐弗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物務藐弗通”全詩
起兵破中原,不在鴨綠東。
乃在江之南,臨川一老翁。
文高學本僻,行急名驟穹。
性命了未諳,物務藐弗通。
聚斂改法度,開邊興兵戎。
佑符不坐黨,粘斡焉來攻。
配骨諒已盡,遺禍猶無窮。
分類:
《西齋秋感二十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孤燈閱近史,傷哉宣靖中。
獨自點燃的燈,閱讀著最近的歷史,我為宣靖年間的局勢感到傷痛。
起兵破中原,不在鴨綠東。
發動起義攻破中原,卻并非在著名的鴨綠江以東。
乃在江之南,臨川一老翁。
而是在江南地區,一個居住在臨川的老翁。
文高學本僻,行急名驟穹。
他文采高超,學識博大,卻生活在偏僻之地,由于行動迅速而名聲驟起。
性命了未諳,物務藐弗通。
他對生死命運的了解尚淺,對世間事務淺薄無知。
聚斂改法度,開邊興兵戎。
他聚集財富,改變法度,開辟疆界,興兵作戰。
佑符不坐黨,粘斡焉來攻。
神靈的庇佑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被迫與敵人展開攻防戰。
配骨諒已盡,遺禍猶無窮。
即使死后身軀已經腐朽,遺留下來的禍患仍然無窮無盡。
詩意和賞析:
《西齋秋感二十首》是方回對宋代時局的感嘆和反思之作。詩中描述了一個老翁在孤燈下閱讀近史,對宣靖年間的動蕩局勢感到傷痛。詩人表達了對戰亂和政治腐敗的憂慮,對自身境況的反思和對命運的無奈。
詩中描繪了一個文學才子,有著卓越才華和廣博學識,但卻生活在偏僻的地方,對世事了解甚少。他以行動迅速,名聲驟起,但對于權謀和政治的利弊卻缺乏深刻的認識。他通過聚斂和改變法度來開拓疆界,但最終卻陷入了無盡的戰亂和禍患之中。
這首詩詞反映了方回對時代局勢和人生境遇的痛心和憂慮,同時也對權謀和戰爭的殘酷現實提出了質疑。通過對個人命運和社會命運的交織,詩人傳達了對于和平、正義和人性的思考與呼喚。
《西齋秋感二十首》以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展現了方回作為一位文人的獨特視角和對時代的獨立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生、戰爭和政治的思考,喚起讀者對于和平、人性和社會正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
“物務藐弗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zhāi qiū gǎn èr shí shǒu
西齋秋感二十首
gū dēng yuè jìn shǐ, shāng zāi xuān jìng zhōng.
孤燈閱近史,傷哉宣靖中。
qǐ bīng pò zhōng yuán, bù zài yā lǜ dōng.
起兵破中原,不在鴨綠東。
nǎi zài jiāng zhī nán, lín chuān yī lǎo wēng.
乃在江之南,臨川一老翁。
wén gāo xué běn pì, xíng jí míng zhòu qióng.
文高學本僻,行急名驟穹。
xìng mìng le wèi ān, wù wù miǎo fú tōng.
性命了未諳,物務藐弗通。
jù liǎn gǎi fǎ dù, kāi biān xīng bīng róng.
聚斂改法度,開邊興兵戎。
yòu fú bù zuò dǎng, zhān wò yān lái gōng.
佑符不坐黨,粘斡焉來攻。
pèi gǔ liàng yǐ jǐn, yí huò yóu wú qióng.
配骨諒已盡,遺禍猶無窮。
“物務藐弗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