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經此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旅游經此稀”全詩
相逢去家遠,共說幾時歸。
海上見花發,瘴中唯鳥飛。
炎州望鄉伴,自識北人衣。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嶺表逢故人》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嶺表逢故人》是唐代詩人張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嶺萬余里,旅游經此稀。
相逢去家遠,共說幾時歸。
海上見花發,瘴中唯鳥飛。
炎州望鄉伴,自識北人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與一個久別的故人重逢的情景。他們相遇在嶺表地區,這里距離他們的家鄉萬余里,很少有人經過。他們見面之后互相詢問對方何時能夠返回家鄉。作者提到在海上可以看到花朵盛開,而在瘴癘之地只有鳥兒在飛翔。最后,他們一起向北方的炎州(今廣西)眺望故鄉,因為他們身上穿著北方的服飾,所以可以互相認出彼此。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相逢和離別情景,表達了離鄉背井的思鄉之情和對歸家的憧憬。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和陌生環境的不同。海上的花朵與瘴癘之地的飛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彼此相逢的稀有和珍貴。最后,他們一同望著故鄉,感受到了親切之情。整首詩以簡約的詞句傳遞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友誼的珍視,既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又抒發了普遍的離鄉情結,給人一種深深的感動和思索。
“旅游經此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ng biǎo féng gù rén
嶺表逢故人
guò lǐng wàn yú lǐ, lǚ yóu jīng cǐ xī.
過嶺萬馀里,旅游經此稀。
xiāng féng qù jiā yuǎn, gòng shuō jǐ shí guī.
相逢去家遠,共說幾時歸。
hǎi shàng jiàn huā fā, zhàng zhōng wéi niǎo fēi.
海上見花發,瘴中唯鳥飛。
yán zhōu wàng xiāng bàn, zì shí běi rén yī.
炎州望鄉伴,自識北人衣。
“旅游經此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