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根堪系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露根堪系馬”全詩
露根堪系馬,空腹定藏人。
蠹節莓苔老,燒痕霹靂新。
若當江浦上,行客祭為神。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古樹》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樹》
古樹枝柯少,
枯來復幾春。
露根堪系馬,
空腹定藏人。
蠹節莓苔老,
燒痕霹靂新。
若當江浦上,
行客祭為神。
中文譯文:
古老的樹木枝條稀少,
干枯又經歷了幾個春天。
露水濕潤的根可系馬,
空虛的樹洞能藏人。
蛀蝕的節疤長滿了苔蘚,
火燒留下了新的痕跡。
如果在江邊的渡口,
行人來祭拜這神圣的樹。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小詩,以描繪古樹為主題,通過對古樹的描述,展現了歲月流轉、生命與自然的變遷。
首句“古樹枝柯少,枯來復幾春”表達了這棵古樹的年代久遠,枝條稀疏,經歷了多少個春天的風吹雨打。這里的古樹象征著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流轉,給人一種深沉的感受。
接著,詩中描述了樹根濕潤的露水可以系馬,樹洞空虛可以藏人。這種景象揭示了古樹的庇護之力,它不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還是人類的避風港,讓人感受到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樹上蠹蟲蛀蝕的節疤和新近的火燒痕跡。這種對于樹身痕跡的描繪,暗示了古樹曾經歷過風雨、火災等自然災害,但它仍然屹立不倒,充滿了堅韌和生命的力量。
最后兩句“若當江浦上,行客祭為神”,將古樹設想在江邊的渡口,行人來祭拜這棵古樹,將它視為神圣。這種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的虔誠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一棵古樹的形象,借此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歲月流轉和生命的脆弱與堅韌。通過對古樹的贊頌和祭拜,詩人展現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和歲月的思考和回憶。這首詩以深邃的意境和簡練的語言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表達。
“露根堪系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shù
古樹
gǔ shù zhī kē shǎo, kū lái fù jǐ chūn.
古樹枝柯少,枯來復幾春。
lù gēn kān xì mǎ, kōng fù dìng zàng rén.
露根堪系馬,空腹定藏人。
dù jié méi tái lǎo, shāo hén pī lì xīn.
蠹節莓苔老,燒痕霹靂新。
ruò dāng jiāng pǔ shàng, xíng kè jì wèi shén.
若當江浦上,行客祭為神。
“露根堪系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