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象祭天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斬象祭天吳”全詩
竹船來桂浦,山市賣魚須。
入國自獻寶,逢人多贈珠。
卻歸春洞口,斬象祭天吳。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送海南客歸舊島》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海南客歸舊島》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客人從海南返回故鄉并將特產帶回的情景,以及他們斬象祭天的壯麗場面。
海上去應遠,蠻家云島孤。
客人從海南出發,必須航行漫長的距離,前往一個孤立的、遠離陸地的異域。
竹船來桂浦,山市賣魚須。
他們駕駛著簡陋的竹船來到了桂林的碼頭,那里有人們販賣新鮮的魚類。
入國自獻寶,逢人多贈珠。
他們將從海南帶回的寶貴特產獻給國家,同時慷慨贈送珍珠給遇到的人。
卻歸春洞口,斬象祭天吳。
然后他們繼續回到故鄉的春洞口,參與斬象祭天的盛大儀式,迎接佳節的到來。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從海南返回故鄉的客人的跋涉之旅。他們航行艱辛,穿越遙遠的海洋,將海南的特產帶回國家,并與人們分享。他們回到家鄉并參與傳統的斬象祭天儀式,展示了他們的豪情壯麗。
賞析: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述了海南客人回歸故鄉的情景,并通過突出斬象祭天的場景,強調了歸鄉者將自己的貢獻獻給國家和家鄉的心意。詩詞運用了生動的描寫和具象的手法,展現了海上旅程的艱難困苦,以及鄉情的深沉。整首詩抒發了對傳統節日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展現了海南客人們的豪邁與奉獻精神。
“斬象祭天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ǎi nán kè guī jiù dǎo
送海南客歸舊島
hǎi shǎng qù yīng yuǎn, mán jiā yún dǎo gū.
海上去應遠,蠻家云島孤。
zhú chuán lái guì pǔ, shān shì mài yú xū.
竹船來桂浦,山市賣魚須。
rù guó zì xiàn bǎo, féng rén duō zèng zhū.
入國自獻寶,逢人多贈珠。
què guī chūn dòng kǒu, zhǎn xiàng jì tiān wú.
卻歸春洞口,斬象祭天吳。
“斬象祭天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