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掛檐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月掛檐前”全詩
明月掛檐前,獨飲憑危樓。
清曉上參井,黃昏移斗牛。
殘暑未云退,幸已臻新秋。
天上有銀河,化酒還肯不。
大醉更無夢,小醉亦無愁。
分類:
《偶書》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書》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夜五七起,起來就搔我頭。
明月掛在屋檐前,獨自倚危樓飲酒。
清晨上山參觀井,黃昏時移動斗牛。
殘暑尚未消退,幸好已經到了新秋。
天上有銀河,難道它會化為酒嗎?
大醉之后沒有夢,小醉也沒有憂愁。
詩意和賞析:
《偶書》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方回在一夜之間的行動和心境。詩中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一夜之間多次起床,每次起床都會搔頭,暗示作者在夜晚思緒紛繁,難以入眠。接著,詩人描述了明月掛在屋檐前的景象,他獨自站在危樓上,靜靜地飲酒。這里的危樓象征著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愁,而飲酒則是他尋求片刻寧靜和解脫的一種方式。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清晨上山參觀井和黃昏時移動斗牛的情景。這里的井和斗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景物,通過描寫這些平凡事物,作者表達了對生活瑣碎細節的關注和熱愛。他喜歡在清晨的井邊參觀,享受寧靜和清新的氛圍;而在黃昏時分,他觀察斗牛的移動,感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接著,詩中提到殘暑未退,但作者已經感受到了新秋的到來。這里暗示著時間的轉變和季節的更迭,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新的季節和新的開始的期待與喜悅。
最后兩句以一種反問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他提到天上的銀河,暗示了宇宙中神秘而壯麗的景象。然而,他質疑這種美好是否能變為酒來飲用,這里既有對幻想的渴望,也有對現實的思考。最后,作者表達了在醉酒中沒有夢境的輕松和在微醺中沒有憂愁的愉悅心情,展現了對酒的醉意和快樂的追求。
總體而言,《偶書》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日常生活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在不同時刻的情感變化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自然景物和宇宙的想象,以及對酒與人生的關聯的思考,從而呈現出一種淡泊寧靜、欣賞生活的心態。
“明月掛檐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shū
偶書
yī xī wǔ qī qǐ, qǐ zhé sāo wǒ tóu.
一夕五七起,起輒搔我頭。
míng yuè guà yán qián, dú yǐn píng wēi lóu.
明月掛檐前,獨飲憑危樓。
qīng xiǎo shàng cān jǐng, huáng hūn yí dòu niú.
清曉上參井,黃昏移斗牛。
cán shǔ wèi yún tuì, xìng yǐ zhēn xīn qiū.
殘暑未云退,幸已臻新秋。
tiān shàng yǒu yín hé, huà jiǔ hái kěn bù.
天上有銀河,化酒還肯不。
dà zuì gèng wú mèng, xiǎo zuì yì wú chóu.
大醉更無夢,小醉亦無愁。
“明月掛檐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